第六十六章 茶壶……



    搞完思想品德教育,剩下的就好办了,无非是让张彪带领着进行军训、挖水渠、翻地、唱《朱家庄庄歌》。

    看着雄赳赳、气昂昂的一大片‘同志’,朱缺的心情就十分的舒畅。

    啧,这一波大赚啊。

    陆贤、朱昱那俩货可能永远都没想到,他们想给朱缺使绊子,却等于是平白的送给人家两万多苦力。

    洪武初年,为了鼓励农耕,朱元璋颁布了不少关于土地和流亡农夫的律令,其中,对于私自招揽民夫、致使其原籍的田亩荒芜,那可是要灭三族的大罪。

    搁在平常,‘私养’两万多流民,足够让朱缺的祖坟被刨开十八遍了。

    这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至于说粮食问题,罢了,车到山前必有路……

    ……

    在应天府到凤阳府之间修筑铁路,得到朱元璋准允之后,便算是给定了下来,成为大明洪武十年年底,最引人注目的大事之一。

    燕王朱棣是个实干家,在他的主导下,工部、户部、乃至应天府、凤阳府等,都开始动作起来,分别派出相关吏员,组成一个临时班底,进行测绘、勘探、预算、拆迁等常规工作。

    另外,徐增寿、赵良成等纨绔恶少,也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为‘洪武大道’的顺利开工,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朱元璋欣慰的笑了。

    这帮兔崽子,平常不是在欺负人,就是在欺负人的路上,好事不见,坏事不断,简直就是一群祸害。

    时不时的,就会有苦主跑到他这里来告状。

    现在好了,想不到,区区一条‘洪武大道’,竟将京城这帮‘害群之马’都给收拾住,给戴上了笼嘴、缰绳,让这帮货色走上了正道。

    如此一想,他对这条‘洪武大道’还颇有点小期待……

    ……

    年关前后,整个大明朝忙成了一锅粥。

    朱缺却在庄子上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与两个小侍女躲在宅子里不知在捣鼓什么,七八个日夜不曾露面。

    “吗的,又失败了!”

    “少爷,要不眯一会儿了在弄?看看你都快累成狗了。”

    “不行……”

    “少爷,男人不能说不行。”

    “好吧,那就歇口气了再弄,”朱缺一屁股到马扎子上,喝了一口凉茶,“整几个下酒菜,换个姿势再弄……”

    朱缺的状态有点不对劲儿。

    只见他披头散发,衣衫不整,脸色苍白,顶着两个黑眼圈,憔悴的都快不行了。

    可是,就算他的两只眼睛上布满血丝,此刻看去,却偏偏贼亮贼亮的,看得红泥、黑妞两名小侍女都有些心惊肉跳。

    “少爷,要不给你整个全套?”红泥心疼的说道。

    “就是少爷,你不是一直嚷嚷着想换姿势吗?咱给少爷整个泰式?”黑妞跃跃欲试。

    朱缺摆摆手,笑骂道:“赶紧弄点酒菜,填饱肚子再说。”

    小小年纪不学好,竟然将主意打到本少爷头上了?

    想得美!

    两名小侍女快步出门,去厨房忙去了。

    朱缺彻底躺平,两只贼亮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屋顶,苦思冥想:‘原理很简单,设计起来也容易,问题是,现有的手工业水平跟不上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