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喜迎新年



  曾经有一个小伙伴,找到一个没响的鞭炮,高兴地放进了兜里,没想到那只鞭炮的火没有熄灭,过了一段时间在小伙伴的兜里炸响了,并且引着了兜里其他的鞭炮,小伙伴被炸的可惨了,衣服和裤子被火药炸、烟火烧了一个大洞,大腿被炸得皮开肉绽,疼的他像杀猪般的嚎叫,过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而且休了一年学。

  还有一个小伙伴更加离谱,他点着了一个鞭炮,扔在了地上,过了好半天,鞭炮都没响,他就把鞭炮捡起来看,然后用嘴吹鞭炮的捻,经过他这么一吹,鞭炮的捻又着起来了,还没反应过来,鞭炮直接在他嘴边炸响,把他的嘴唇和牙都炸出血了,头发被烧了一片,脸上被炸药熏得黑黑的,像戏里面的包公一样。

  放寒假没有多长时间,就要过年了,江川他们这些小孩子自然是喜欢过年的,过年不但有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而且还会有新衣服穿。

  江川又其对过年的新衣服特别的期待,因为他一年就这一身新衣服,平时他穿的衣服都是姐姐江月穿剩的衣服改的,江川穿着这些衣服去上学,同学们一眼就看出来了,经常拿这个是由来取笑江川,江川也没有办法反驳,只好回到家里和妈妈和姐姐抱怨。

  今年过年,妈妈给江川买了军绿色的布料,准备给他做一身套装,给姐姐买了一块花布,只给她做一件上衣,所以江川很是得意,觉得今年妈妈对自己真好。

  布料买回来之后,江川天天盯着妈妈做衣服的进展,从裁剪、锁边到在缝纫机上开始缝衣服,江川一个环节都没落下,一直在一旁盯着。

  终于做好了,妈妈让江川穿上试试,江川穿上了一试,真是合身,就不愿脱下来,想着出去向小伙伴们显摆显摆。

  妈妈和奶奶就吓唬他说,新衣服一定要过了大年夜十二点才可以穿,要不然你新年就不能增岁、就不能长高,江川一听,就乖乖的把衣服脱下来了,交给妈妈,然后等着过了除夕夜再穿。

  今年爸爸还给他们姐弟俩买了新袜子和新鞋,给姐姐买了一个红头巾,给江川买了一顶羊剪绒的棉帽子,这样以后出去玩、上下学走路就不会冻耳朵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再过两天就过年了。

  从江川记事的时候起,每年从这天起爸爸江海洋就开始为乡亲们写对联,这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了。

  乡亲们自己准备好红纸,拿到江川的家里,爸爸江海洋准备毛笔和墨汁,按照乡亲们的要求给大家写对联。

  在农村写对联除了贴在大门和小门上的之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贴对联,一般都有专用的写法。

  比如储存粮食的仓库或者大缸,上面就写着“金谷满仓”。

  农民自家的水井上面贴着“井泉水旺”。

  鸡窝上贴着“金鸡满架”。

  猪圈、羊圈、牛圈、驴圈、马圈、骡圈等牲畜的圈上面贴着“六畜兴旺”,有的人家也在猪圈上贴着“肥猪满圈”。

  自家的大车上贴着“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

  ......

  每当这时候,江川也拿一支毛笔,在旁边学着父亲的样子,像模像样的写对联,虽然江川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在爸爸的监督下写大字,但是现在的水平还不足以拿得出手,没达到给村民们写对联贴在外面给别人看的水平。

  也有的村民表示无所谓,认为江川写的毛笔字也不错,就让江川给他们写对联,江川写得慢,但是认真,贴出去一看就知道是小孩子写的,工工整整、横平竖直的。

  在村里,有一种对联不用红纸写,而是用白纸写,那就是当年家里有人去世了,还没有过一周年,就用白纸黑字写对联,这样的对联一贴在外面,大家就知道他家里的情况了,当年就不会有人去他家里拜年了。

  村里面有几十户人家,江海洋每年写对联都要一直写到年三十的上午,完全是免费公益性质的,不要乡亲们的钱,也不要乡亲们的东西。

  江海洋的妈妈有时候会有几句抱怨,每年写对联不但要自己承担毛笔的钱、墨汁的钱,还要管他们开水和茶叶、焊烟卷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挑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