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辞旧迎新



  第二天上课,学校的孩子们都知道三位老师考上大学了,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三位老师毕竟都是学校的老师,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在这偏远的农村,能够初中毕业就算上一个知识分子了,大学对他们来说只是报纸杂志和课本里面的文字和图画,在此之前,村里面也就出了一个中专生,还是运动之前的事情呢,小孩子们根本就不知道。

  “老师,大学是干什么啊?”

  “老师不是也才考上吗,要到了大学之后,才能知道大学是干什么的。”

  “对了,刘卫红老师从小是在大学校园里面长大的,刘老师给大家说说,大学是干什么的。”

  刘卫红用手挠挠头说:“是的,我虽然是在大学里面长大的,但是也没上过大学,不过据我所见所闻,还有看我父母的日常工作,还是能够给大家描述一下的。”

  “那您快说,刘老师,同学们都等不及了。”

  “你别催我啊,让我好好想想,毕竟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好吧,您好好想想。”

  刘卫红想了一会,对大家说:“大学最主要的还是学习,我在校园的时候,经常看见大学生在上课、在图书馆、在实验室等各处学习,不过据我爸说,大学生学习是以自己自觉为主,不像你们现在的小学生,还要老师和家长监督着你们学习。”

  “刘老师,大学生为什么不需要监督学习呢?”

  “因为大学生是成年人了,成年人就应该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那我以后也要考大学。”有的学生说。

  刘卫红对这个同学鼓励道:“同学们,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以后到县城上中学,再到全国各地上大学,甚至出国留学,都是有可能的。”

  其实,除了刘卫红从小生活在大学校园之外,其他两位考上的学的老师也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虽然他们所在的城市也都有大学,但是,在他们下乡之前,根本没有去过大学校园里面看过,也不知道这十多年的生活这么曲折激荡,在自己即将放弃所有梦想,准备在农村做一辈子乡村教师的时候,高考的恢复,让他们再一次戏剧性的实现了命运的转折。

  “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去上大学啊。”

  “过了春节之后,老师们就会去上大学了。”

  “那你们都走了,谁来教我们呀。”

  这几天,几个人光沉浸在自己的喜悦情绪之中了,根本没想这个事,经过学生这么一问,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沉默了一会,刘卫红说:“我们和江老师都已经商量过了,在我们走后,江老师会再找其他老师老给你们上课的,同学们放心,你们的课程是不会被耽误的。”

  另外两个考上大学的老师听见刘卫红的说法,就把他叫到一边,问他:“你说的是真的,我们可没听江老师这样说过。”

  刘卫红说:“我也是没听说过,刚才一着急,随口编了个理由,让孩子们放放宽心。”

  在这个小山村,每年一到冬天,田里面就没有什么活计了,农民们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干,外面天气又冷,一般都躲在家里面猫冬。

  进了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小学校在腊八前后也就放寒假了,老师们在学生放假之后,整理一下校园和教室里面的东西,到处贴上封条,也开始放假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知青们的幸福时刻就来临了,因为全村都在杀年猪,几乎每一家他们熟悉的村民,都会邀请他们去吃席,一个腊月加上一个正月,他们几乎要把一年的肉都吃完。

  村民们还会送各种各样当地的年货,有煮熟的猪肉,煮熟的血肠,蒸熟的粘豆包,蒸熟的年糕,猪肉酸菜馅的冻饺子,炒熟的瓜子、花生,家里的红枣、核桃、山楂和苹果。

  这些年知青们形成的习惯,都到相熟的老乡家去过年,跟着他们一起包饺子,做年夜饭,熬夜守岁。刘卫红和他的女朋友李燕子照例早早的来到了江海洋家,和他们全家一起过年。

  因为刘卫红过完春节就要去上大学了,所以今年春节大家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话题总是离不开刘卫红上大学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