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刘恒即位-第2/4页





        太尉臣勃,丞相臣平,大将军臣武,御史大夫臣苍等再拜言大王足下:伪少帝刘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大王为高皇帝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代王览书申谢道:“奉承高帝宗庙乃是重事,寡人不才未足当此,愿请楚王到来再行妥议,选立贤君。”群臣等又复面请,并皆俯伏不肯起来。代王逡巡起座,西向三让,南向再让,还是固辞。陈平、周勃等齐声道:“臣等几经恭议,现在奉高帝宗庙,唯大王最为相宜,无论天下列侯万民无思不服,臣等为宗庙社稷计,原非轻率从事,愿大王幸听臣等,臣等谨奉天子玺符再拜呈上!”说着即由周勃捧玺陈案,定要代王接受。代王才应允道:“宗室将相诸侯王等决意推立寡人,寡人也不敢违众,勉承大统便了!”群臣都舞蹈称贺,即尊代王为天子,是为文帝。

        东牟侯刘兴居进奏道:“此次诛灭吕氏臣愧无功,今愿奉命清宫。”文帝允诺,命与太仆汝阴侯夏侯婴同往。两人径至未央宫入语少帝道:“足下非刘氏子,不当为帝,请即让位!”一面说一面挥去左右执戟侍臣。夏侯婴即呼少帝登舆出宫。少帝刘弘战栗道:“你欲载朕何往?”夏侯婴道:“出就外舍便是!”说着即命从人将御车驱出,行至少府署中,始令少帝下车居住(看官是否记得汉高祖逃命之时,夏侯婴不顾生死救护刘邦儿女,现在为何不肯保护少帝呢?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向主子邀功)

        文帝即夕入宫,甫至端门,尚有十人持戟阻住御驾,且朗声道:“天子尚在,足下怎得擅入?”文帝不觉惊疑,忙遣人驰告周勃。周勃闻命驰入晓示十人,叫他们避开。十人始知新天子到来,立即弃戟趋避,文帝才得入内。

        是夜少帝刘弘暴死于少府署中。还有常山王刘朝,淮阳王刘武,梁王刘太三人,当时虽受王封,都因为年幼没有就国,仍然留居京邸,这天也同时被杀。

        后来史书说汉惠帝的儿子都不是亲生的,汉惠帝没有儿子。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这些皇子怎么可能不是汉惠帝的呢?惠帝不与张嫣近亲,张嫣不能生孩子,但其她女人会生呀!于是刘邦与吕后的嫡系子孙,全部丧生在功臣们的屠刀之下。

        汉惠帝的儿子被杀也就算了!吕后在世时让刘姓诸侯王和吕氏之女结亲,而刘恒也不例外,他的王后也姓吕。功臣们为了防止吕氏外戚死灰复燃,不久把代王后以及她的四个儿子也全部处死了。代王后的儿子难道也不是刘恒的儿子吗?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为功臣们的狠辣、无情以及编瞎话的能力感到胆寒。

        惠帝的皇后张嫣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也难免受到牵连。刘恒废去了她的皇后之位,并将她安置在了北宫。从此张嫣开始了自己孤单冷寂的生活,最后于后元元年香消玉殒,享年40岁。张嫣逝世之后,宫女们为其净身,发现张嫣仍然是处女之身,也不知道怎么看的。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将张嫣奉为“花神”。

        文帝对迎立自己的周勃、陈平感激涕零,而对于铲除诸吕的首功之臣刘章、刘兴居兄弟却一点都不感念其功。“及文帝立,闻刘章、刘兴居当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在汉文帝看来,诛吕与迎立是两码事,对自己而言迎立更重要。刘章兄弟诛杀吕氏的目的是为了迎立刘襄,这一点显然是不能容忍的;另一点刘章兄弟在京师羽翼丰满名满天下,而文帝只是初来乍到的小牛犊子,他也不会容忍一个尾大不掉的皇亲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更何况他们并不服气自己当皇帝!这以后,刘章、刘兴居兄弟都被遣回自己的封地,英名赫赫的朱虚侯一下子成了蔫茄子。刘如意也跟他回到封地。对于刘如意来说,谁当皇帝都与他无关!母仇已报,他已经心满意足了!他如果跳出来说自己是赵王如意,等待他的只有死亡!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宝座是一副魔咒,只要沾上了就会着魔,自我权欲疯狂暴涨,绝对不允许别人挑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