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3章



第1983章

        人牙子,是最令人痛恨的犯人。每个人牙子所贩卖的被害人的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尤其是,那些专门贩卖儿童的人牙子。

        历朝历代,对于这些人贩子的处置轻重不一。但最轻的,也是杀头。

        秦汉时期,国家对外战争频繁急需兵源,国内的徭役急需劳动力,使得秦朝和汉朝的中央政府以严厉手段打击拐卖人口的犯罪。

        根据汉朝法律,人贩子一旦被官府抓住,就会处以磔刑——不但将人贩子处死,还要将尸体肢解,并不准收尸。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统一法典,其对各个犯罪都有完备的刑法规定。根据《唐律·盗贼》规定,掠卖人口为奴的,首犯绞刑,从犯流放三千里。

        到了宋朝这更为的细化,宋朝对拐卖人口的惩罚和唐朝时期大同小异。不过宋朝法律对官府渎职犯罪进行了惩罚。《宋会要》中记载官员对拐卖人口犯罪不闻不问,朝廷要予以严厉处罚。

        明朝相对宽松一些,《大明律》规定,掠卖人口者,杖刑一百流放三千里。掠卖人口给他人做妻妾者,杖刑一百三年刑期。

        看起来,大明律对此似乎最是仁慈。实际上,这一百杖刑下来,几乎是必死无疑。

        而朱慈烺上台之后,对于人贩子的处罚空前绝后。轻则杀头,重则凌迟。

        按理说,朱慈烺这样一个穿越者身份的帝王。他是受过文明教育的,像是凌迟之类的酷刑,理应取消的。

        实际上朱慈烺也这么做了,除大逆之外,废除凌迟。可是,却有两条细则不受约束。

        其一就是造反,且罪大恶极者,可处凌迟。但凌迟不得超过十刀,这比起动辄三千刀的凌迟活剐,算是仁慈的多了。

        其二就是贩卖人口,重者凌迟且无上限,也就是说对于贩卖人口的人贩子,凌迟几千刀也是律法允许的。

        在如此高压态势之下,人贩子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可即便是这样,依旧是屡禁不绝。

        其中,青楼是重灾区。那些青楼老鸨子,所召进来的伎女,依旧有很多是逼良为娼。许多人贩子干的就是这个职业,将各地漂亮的女子掳走,贩卖到青楼中去。

        为此,朝廷对于青楼进行了严厉打击。同时,设置奖励制度。伎女若是被逼迫,可以去官府告状。而且地方官府,每年还会到青楼中进行巡视调查。一旦发现有贩卖人口的行为,对于老鸨子的处罚重则杀头。

        只要是灰色产业,总会有人铤而走险。虽然贩卖人口的情况得到了一定遏制,可依旧难以彻底断绝。

        这就靠地方官府的办案能力了,在京城锦衣卫也负责此类的案子。不过毕竟是天子脚下,锦衣卫能办的案子,使得人贩子对京城是敬而远之。

        然而,这些倭人竟敢胆大包天,光天化日之下拐卖人口。若非孟樊超见机的快,小诗诗很可能会被掳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