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0章



第1940章

        至少,朱慈烺不必再兴建什么避暑山庄,什么别宫行院。如今的紫禁城皇宫,生活设备逐渐的完善。

        唯独与有一点朱慈烺很是不爽,身为一个皇帝。你必须处理国事,没完没了的奏疏,压的朱慈烺喘不过气。

        他不明白,当年自己的老爹崇祯皇帝,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奏疏,是如何的有心情,去一份份的批阅。

        朱慈烺感觉头都大了,要命的是,各地的奏疏,有的并不是什么大事。

        甚至于,一些莫名其妙的奏疏,也被送到了御前。这就跟现代邮箱里的垃圾邮件一样,着实让人恼火。

        偏偏你又不能发火,广开言路,这是作为一个明君的必备。朱慈烺也很清楚,打压言论,只会害己害国。

        一个帝王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能窥探到外界时局的变化,只能靠这些奏疏。

        今日送上来的奏疏,共计三百七十八份。每一份,都需要朱慈烺认真的阅读,然后一一批阅。

        难道说,就不能交给臣子们去办么。当然可以,只不过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很容易造成臣子专权。

        大明帝国的皇帝,于是想到了内阁首辅制。如果遇到个治世之臣,比如说张居正之流,或可以力挽狂澜。使得大明王朝的机器,平稳的运转。

        张居正固然有着许多的缺点,可就是他,延续了大明百年国祚。这一点,朱慈烺也不得不承认。

        如今内阁首辅的李岩,次辅是宋献策。朱慈烺丝毫不怀疑此二人的能力,而且他也相信。李岩和宋献策,皆都有魏征、房玄龄之才。

        朱慈烺也可以把朝政,放心的交给此二人处理。可是,朱慈烺并没有这么做。

        有时候,人性往往是经不起考验的。虽然他相信李岩,相信宋献策。可朱慈烺还是不想给后世开这么一个头,他害怕自己的后世子孙,和历代帝王一样不问政事,把国家大事交给内阁处理。

        这么做,其实对于皇权是危险的。万一,遇到个奸相当权。万一,遇到个居心叵测的奸臣,对于整个王朝对于天下百姓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朱慈烺就如此的荒废朝政么,好不容易步入正轨的大明王朝,难道说又要走一个昏君的道路么。

        有明一朝奇葩的皇帝够多了,朱慈烺也想当一个不问政事的皇帝么。

        许多中兴之君,往往在初期雷厉风行,任人唯贤。把一个颓废糜烂的王朝,打造成一个蒸蒸日上,逐渐兴盛的帝国。

        可是到了晚期,许多明君往往又会变得昏庸糊涂。甚至于,埋下亡国之祸。

        就比如说唐玄宗李隆基,一开始李隆基创下的开元盛世,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自豪。盛世大唐,万古流芳。

        可是到了后来呢,先是霸占了儿媳杨玉环。紧接着,又是宠信胡人安禄山。结果,安禄山发动的政变,把一个盛世大唐,瞬间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