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30章



这大概是沈霁与李云杳这些年来家,还是去哪儿?”

        以往她们分别之后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如今沈霁主动关心,令李云杳有些受宠若惊。

        李云杳沉吟片刻,问:“沈家可有《论语》与《孔子家语》?你若是先学《论语》,也可一并学习《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是什么书?”

        “这是曹魏时期王肃搜集孔圣人及其学生、后人所言,整理撰写的书籍,唐时,与《论语》一同收录进了《群书治要》中。不过它也未必是孔圣人之言,因为它夹杂着许多私货。”

        “什么私货?”

        李云杳缓缓说道:“当时有一位大儒郑玄,他乃治经大家……”

        沈霁打断她:“什么叫‘治经’?”

        “注释研究经学是为‘治经’。”

        “哦!”

        经学是什么,沈霁还是知道的。

        李云杳继续道:“时值汉末,关于经学也出现了两种流派,分别是根据已有的古籍、资料收集汇编的孔圣人之言的‘古文经学’,及通过大儒们口授给弟子,口口相传的‘今文经学’。前者崇尚周公,重视《周礼》;后者则结合了汉末的朝局、时势,注释的经学更重实用。”1

        沈霁懂了:“‘古文经学’注重注释,学术研究;‘今文经学’则多被那些大儒借孔圣人之口来隐喻时政。”

        李云杳颔首:“这些我们可以日后细说。”

        “郑玄结合了两种流派,为许多经学之书注释,也开创了新的流派,是为‘郑学’。顺便一提,令尊所学的《三礼》之名也因郑玄而定,《三礼》的注释大多出自他,至今鲜少有人能越过他去。

        “郑玄死后多年,王肃横空出世,他一开始也是学郑学的,但深入了解郑学后便发现其一些瑕疵。为了依附司马氏,也为了超越郑玄,便多采取与郑玄不同的方式治经。郑玄用今文经学注释之处,他便要用古文经学来反驳郑玄……而这《孔子家语》便是其治经成果之一。

        “不过也有人认为此书是伪作,这些也不必赘言,只需知道多数时候《孔子家语》还是会在科举与文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行了。”2

        沈霁:“……”

        李云杳发现她又沉默了,便看她,“怎么了?”

        沈霁耸耸肩:“没什么,只是对你的博学又有了新的认知。”

        虽然她跟李云杳不对付,但她也不会因此而欺骗自己说李云杳的学识不佳。

        李云杳心想,既然沈霁夸了她,那她礼尚往来也该夸一夸沈霁的。道:“你坦率的时候还是挺——”她刚想说“可爱”,只是又觉得不妥,便顿了下,改口,“坦率的。”

        沈霁无语,李云杳这“废话文学”的功底也叫人无法企及。

        “阿姊你回来啦?!还有姐夫,你怎么过来了?”李建中的声音响起,二人才惊觉她们一边聊着天一边走着,竟然从李穆家走到了李云杳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