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人工繁殖



    “这么多的不确定性...真是让人头痛啊。”莉莎看着屏幕前的计算结果,不禁难受的揉了揉眼睛。

    “舰队的目标,都指向地球,再过...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硅基舰队就会重新入侵我们。”奥莱克莉亚看着屏幕上的分析报告,道。

    莉莎从背包里取出了两包饼干,扔给奥莱克莉亚一包,自己一包。

    “没有水吗?”奥莱克莉亚看了看手里拳头大小的饼干,从自己包里取出了两瓶电解质饮料,扔给了莉莎。

    “喝这个。”奥莱克莉亚道。

    “嗯。”莉莎点点头,继续查看着舰队的信息:

    位于月地轨道的联合军港已经开到了它的最大产能,平均一天可以拼装出3艘高速歼击舰、一艘攻击舰,6艘采集舰。而采集舰又不断的开采小行星带的金属矿,资源供给充足。

    目前第二舰队的战舰总数大概在1200艘左右,已经远远高出了第一次战争前的规模。

    战舰在造好时,内部配套的克隆缸会直接生产出对应载量的人类,这些克隆体的思想都是经过洗脑的,基本上不用担心叛变问题。

    当然也有少数非克隆的个体,因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他们大多都已经成为了某艘战舰的舰长或者副官,用以指挥自己的手下。

    目前,第二舰队的人口大概在15万左右,火星基地是10万—15万,地球是2—6万。

    人类的出生率基本上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也就是万分之几,而死亡率则高到吓人,第二舰队最少,是0.4%,破骸共同体需要面对变异生物的袭击,死亡率在15%上下。

    而在火星基地则呈现出两个极端,因为粮食已经足够吃了,加上治安军的合适管理,所以平民的死伤很低,只有0.6%,仅次于第二舰队。

    但是火星治安军就相反了,死亡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直到第二舰队在火星散播扩散血肉,清除了一些游荡的丧尸,士兵的死亡率才降至45%。

    综合下来,总体的死亡率大概在10左右,远远高于出生率。

    按照这个态势,再过半个世纪,不需要硅基,人类自己就能灭绝。

    莉莎用手托着下巴,思考着关于人口的处理办法,虽然说克隆是一个提高人口的好办法,但是...

    不依靠生理上的繁殖去繁育后代,那么就不会发生基因突变,不会产生新性状,个体的智商和思考也会继承自己的上一代,不可能突变出带来科技革命的天才。

    如果只使用克隆人,那么也就意味着,随着工作复杂程度的增加,人类的智商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思考得不到改变,那么科技的发展将会随着复杂度的增加而逐渐趋于减缓,因为没有人能够去胜任了。

    克隆,是锁死一个种族未来的镣铐。

    所以说,繁殖还是有必要的。

    目前来看,可以使用人工繁殖来提高过低的出生率。

    人工繁殖,就是将两个人类个体的基因取出来,然后对半融合,并加入所需的酶和能量。待细胞恢复活性后,将其放入液体培养缸培养,即可得到一个婴儿。

    人工繁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于个体选择的高度自由,在正常的生殖理念中,生物必须以精子结合卵细胞,而在人工繁殖里,取材不计性别,理论上,培育一个人工繁殖胚胎,父母双方可以是一男一女,也可以是两个男的或者是两个女的,当然,男性拼接的过程要复杂一些,因为要去掉一方的Y染色体。

    不过,根据第二舰队的《星际公约》,对人工繁殖具有严格的限制,其中的一条,就是取材必须是一男一女,同性体外培养是被禁止的,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了伦理问题,很大程度上也会毁掉人类的性别观。

    用了几亿年的时间分化出了两性,现在还要在倒退回去?

    “怎么样,想好了吗?”奥莱克莉亚爬到了莉莎的旁边,拧开桌子上未开封的电解质饮料,强行灌进了莉莎嘴里。

    “唔...咳咳...呛着了。”莉莎咳嗽了几声,回过神来,她坐直了身子,双手开始在键盘上不断敲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