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写小说前期构思的时候,关于主角的发展,是斟酌在斟酌,后来选择了意大利起步,德甲进步。

    德甲在国内的受众跟意甲、英超不能比,这个没办法,早期小世界杯的辉煌造就了意甲联赛在国内的球迷数量膨大,英超的受众早期是在东南亚、香港地区比较受欢迎,后来慢慢延伸开来是GD等地区,现在早已是遍地开花。

    德甲跟他们比起来,窃以为在国内还是球迷数量还是比不上意甲和英超,至于还有一个西甲,我没有考究过,但是自己以为德甲球迷数量是多于西甲球迷数量的。

    德甲近20年,称得上是豪门的只有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多特蒙德也许都不算,他们承担着挑战者得角色,工作还干得还行。

    挑战拜仁慕尼黑的球队不止多特蒙德一直,还陆陆续续有勒沃库森、云达不莱梅,斯图加特真是一个异数,另外一支挑战拜仁慕尼黑的球队就是沙尔克04,只是他们比较悲剧,一次冠军都没能捞到。

    当然勒沃库森比他们还悲剧,三亚王,在世界足坛都不多见。

    现在小说当中写多特蒙德的很多,我就在想,我希望能够写不要去多特蒙德的,选择就是勒沃库森和沙尔克04。

    为了和多特蒙德抗衡,所以就选择了沙尔克04。

    德甲三支球队球迷数量膨大,一支是拜仁慕尼黑,另外两支就是鲁尔区双雄。

    沙尔克04是很有意思的一支俱乐部,他们在未成立德甲联赛之前,曾经夺得过7次全国竞标赛的冠军,但是德甲成立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获得过冠军头衔。

    在欧洲赛场他们的辉煌是曾经获得过一次联盟杯冠军,那是他们最得意的时刻。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他们在德甲的尴尬,因为德国国内这些年作为公认的强队,他们没有染指过一次联赛冠军,比起鲁尔区仇敌多特蒙德不知道差了多少条大街。

    他们曾经数次跟冠军无限接近,但最后都是毛都没捞到,在德甲历史上他们总共获得了6次亚军。

    德甲的50+1政策出台后,德甲俱乐部迎来了良性发展的环境,但同时也造成了他们的发展的瓶颈,大家都知道现代足球越来越烧钱,不烧钱很难办成大事儿,所以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不计后果烧钱的多特蒙德一蹶不振,多少年才恢复一点元气,然后大家都紧缩银根,说穿了就是小本经营,能够买得起人的就只有拜仁慕尼黑。

    像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个人认为他们背后的企业也就是把球队当作一个自己形象窗口,另外他们也没办法转让,因为谁接受都不符合政策规定,可以占有股权,但表决权却没有,谁愿意去干这样的事情呢!

    今年的德甲不止有这两家俱乐部是私人企业控制,还有莱比锡红牛和霍芬海姆,后面两个都是老板控制后从低级别一级一级升上来的,否则的话他们也不符合德甲联赛的50+1政策。

    所以德甲俱乐部能靠什么?只能靠提拔年轻人,还有就是买一些物廉价美得球员,东欧球员、亚洲球员、巴西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他们的试水目标,价格不贵,打出来那是球队的幸运,即使没打出来,损失也不大。

    当然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提拔自己的年轻人,所以在德国足协的支持下,德国的整个青训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写书的时候选择德甲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主要原因,符合现实。

    意甲的豪门立足实在太难了,大家可以阅读一下意甲资料看看,各自球队的青训成果怎么样,现在意大利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原因还不是因为这些俱乐部造成的。

    意大利足球的没落又是多方面的,经济方面就不说了,我这里想说一个特别的看法。

    跟他们的整体风格有关,大家都知道自从埃雷拉先生在国际米兰把链式防守光大之后,意大利各自球队纷纷效仿,然后就形成了意大利足球环境风格,那就是防守至上,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进球,不需要进攻,而是他们首先立足的就是防守。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球员的成长固然依靠的是天赋,但是后天的努力以及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