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拦路截杀



刘秀狠狠跺着脚下坚实的大地,向着身边的冯异、铫期、王霸、祭遵、臧宫、坚镡等二十余人大叫道:“脚下便是河北。从颍川开始跟随我的人大部分都已经战死沙场,而你们却在我现在最困难的时候留下来陪我。正所谓疾风知劲草。别的话我也不想多说,大家一起努力开创一份永垂不朽的丰功伟绩吧!”

众人听了刘秀的话,只觉得在洛阳所受的所有冤气都已逝去,哪怕就算是在不久的将来死去也算是值得了,不由士气大振,齐声呐喊:“努力!我等誓死追随文叔,一起开创一份永垂不朽的丰功伟绩!”

刘秀眼望对岸的洛阳,久久说不出一句话,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忽然,刘秀抬起头来,仰天号叫。他将他此前所有的委屈、愤怒、悲伤,悉数发泄在了这号叫之中。洛阳的刘玄、朱鲔等人,自然已经听不见他的号叫,就算他们能够听见,刘秀也根本不在乎。

“我在此向天发誓,我一定会再次登临洛阳城的!不是以现在如败犬般的失败者返回,而是带着千军万马,以胜利者的姿势莅临洛阳!”刘秀在心里默默地发誓。

众人闲极无聊,跟着刘秀一起向着对岸放肆地号叫着。他们如同一群逃出牢笼的野兽,边号边笑。他们的声音,在这一天响彻古老的黄河。

原来,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此时,就汉朝更始政府而言,尽管王莽的新朝已经覆灭,但天下并不太平,全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州郡并未正式纳入帝国的版图。而在众多尚未归顺朝廷的州郡之中,河北地区是一个例外。所谓河北,在当时泛指黄河以北,地域涵盖今之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河北地区乃战国时代的燕赵故地,自古便多慷慨悲歌之士,民风强悍,野心家众多,而此时的河北,更是流民武装滋盛。城头子路、刁子都众十余万人,流窜黄河、济水之间;铜马众达数十万,流窜于清阳;尤来、五幡流窜于山阳、射犬;再加上各郡县豪杰的半割据武装,要想彻底安定河北,难度可想而知。

更始帝刘玄想派遣大将控制河北,同时趁机培植自己的势力,就打算派一名刘氏子弟前往,但却不知道派谁为好。于是问计于大司徒刘赐,刘赐有意成全刘秀,于是答道:“刘氏子弟,只有刘秀可用。”

刘玄再问左大司马朱鲔:“寡人欲遣刘秀前往河北,大司马意下如何?”朱鲔一票否决,道:“刘秀一到河北,必然谋反。”刘玄闻言,心中狐疑不安,再不提起这茬儿。

但是,在左丞相曹竟出面游说下,朱鲔权衡利弊下,终于不得已点头同意,刘玄于是颁下诏书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黄河,镇慰河北诸州郡。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秀一行二十余人乘舟渡过黄河抵达河北地界。前事完。

就在此时,一群用黑巾蒙面的人正骑着马疾驰而来,人数看起来有五十多号人。

刘秀一行见忽然跑来一群黑巾蒙面人,知道肯定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有麻烦来找他们了。但对于参加过昆阳大战战场的人来说,即使面对对方的人多势众,心中却也并无太大担忧。

只见一个黑巾蒙面人骑马走出队伍开口说:“你们是刘文叔一行吧?”

刘秀见黑巾蒙面人一开口就直接问是不是自己一行,显然是有人通风报信,早就知道了他们一行的行踪。虽然不知道对方的企图,但刘秀一点也不慌,向前走出两步开口说:“我就是刘秀刘文叔,

不知尊下有何请教?敢问贵方是何方人士,怎么会知道在下一行会路经此处?”

黑巾蒙面人见刘秀气宇英挺,须眉华丽,和其余人相比,恍如神仙中人,不由心中一阵赞叹,嘴里却冷冷地说:“是刘文叔一行就对了。你们也不用知道我们是何方人士,我们只是一群收人钱财的不法亡命之徒。今天受人所托,就是专门来了结路经此处的你们。你们要怨,就怨自己得罪了的人吧。”

刘秀一行一听,不由紧张起来,对方的人数可是比自己的人还多两倍有余,于是众人纷纷散开,肩并肩把刘秀围在中间保护起来。

“那不知贵方又是受谁所托,出价如何?”刘秀继续问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