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第2/3页





因为云珩知道自己水平其实并不算多高,所以他很小心,很仔细,每一步都是小心求证,一方面结合学校学的东西,一方面结合从模拟空间学来的经验,反复推敲,这就等于云珩其实在带着边上的任学东一起分析一样。

为什么是这个病,这个症状怎么回事,有什么原因,有什么窍门。

云珩自己搞明白,最终给患者确诊之后,其实任学东也搞明白了。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说着,云珩就开始拟方了。

云珩这最后一句判断,其实正是《伤寒论》中明确记载的,从前面的分析,到中间的判断,到后面的确诊,再到最后怎么用药,甚至直接引用《伤寒论》中的经方。

整个过程却是能让边上的人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任学东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一刻梁万明终于明白为什么任学东原本是不服气前来找茬的,却最终成了云珩的小跟班,一位省中医医院的医生却心甘情愿的下班之后来一家小社区医院跟着一位年轻医生学习,端茶倒水了。

站在梁万明的高度,他更加能明白云珩这种诊断方法能给下级医生带来什么。

现在全国各大医院其实都是缺人状态,但是招收人的门槛却很高,这个缺人,指的是缺人才,而不是缺新人,全国各大的医科类院校,每年都会走出很多医学生,而这些医学生能进入医疗行业的却不会超过三成。

医院缺人,新人难带,这才是各大医院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

新人进入医院之后,一般都是跟着一些住院医学习,这些住院医们水平参差不齐不说,自身其实也是有藏私的心思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到时候被学生比下去,那多丢人?

而一些主治医却压根没多少耐心和时间去教新人。

现在国内很多医院,其实都在倡导以老带新,鼓励老人带新人,可这个现象依旧无法避免,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很多人其实不懂怎么带新人。

不会了我给你解释一下,你要再不会,我就骂,谁有那么多耐心。

要是大多数的带教老师或者上级医生能像云珩这样,那新人学习起来绝对会非常快,这一刻,梁万明再次升起了把云珩弄去他们科室的想法。

这小子简直就是个宝呀,自身水平不说,单单这一手,那就是无价之宝,哪怕不上临床,不坐门诊,专门搞个新人培训,对医院对科室来说那也是很有好处的。

“去抓药吧,回去按方服用,一些注意事项我也专门写在一张纸上了。”

云珩把药方和注意事项一起递给了陈小伟。

“谢谢您,云医生。”

陈小伟接过药方,道了声谢,然后起身,云珩则盯着一边看了三秒,这才准备拿过登记表看下一位患者,一抬头,注意到了梁万明:“梁主任!”

说着话,云珩急忙站起身来。

“没事,你忙你的,我就过来转转。”

梁万明笑了笑,示意云珩不用管自己,继续看病。

云珩客气的点了点头,这才重新坐下,拿起登记表喊了下一位患者。

梁万明是送孩子去学习班的,不能呆太久,看了一会儿,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就出了诊室,任学东也急忙跟了出来。

“梁主任。”

“我去接孩子,你不用管我。”

梁万明向任学东打了声招呼,走了两步,又向任学东招了招手,示意任学东跟上自己。

任学东急忙到了梁万明跟前:“梁主任。”

梁万明一边往外走,一边问任学东:“小任啊,你觉得云珩怎么样?”

“很厉害。”任学东道。

“以这个年龄,刚毕业的情况,家里还没有人教能有这个水平,确实很厉害了。”

梁万明点了点头,道:“我问的不是这个,我问你,你这几天在这儿觉得自己学到东西了吗?”

“嗯。”

任学东点着头:“跟着云医生,我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以前看咱们科室的几位医生治病,都是看的云山雾绕的,可看云医生给人治病,却能看的明明白白。”

“你觉得要是把云珩弄去咱们科室,专门带一些新人和你们这些临床经验比较差的,会不会有效果?”梁万明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