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谈心



  江北战事还在进行,虽然这一次调兵一万四千余人,花费颇大,但好处就是源源不断的为新城送来大量人口。

  花费虽然大,但对于秦离而言,其实谈不上一丁点的影响。

  新城从开建之初到现在,一直都在薅大明富人阶层羊毛,而且力度不小。

  可以说,新城凭借物资捆绑销售这一个套路,将大明各地的金银和源源不断的各类物资吸收到新城,再凭收购来的物资经过工厂加工成产品,通过捆绑销售卖予各地商客赚取金银和物资,这其实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你可以说我小赚,但亏这个话题永远谈不上。

  秦离相信,只要掌握技术,实行技术封锁,再将军队牢牢抓在手中,他这个套路就永远不会失效。

  当秦离在得知李定国被俘后,也是出于好奇,想看看这位大佬到底长什么样。

  李定国在被送到码头下船后,短时间的见闻,震撼已无以复加。

  很快,李定国被人带入新城,一路走马观花,所见到的景象无不让他啧啧称奇,稀奇古怪的玩意不胜枚举。

  更让他惊奇的是,在新城中见到大明朝廷官员,这官员一行人居然还和新军士兵一路说说笑笑,丝毫没有隔阂。

  再看他的官袍,还是一个正七品的官员,想来是一县父母官。

  没多久,李定国被送到行政大楼。

  “这位是我们新城城主,海陆两军大元帅。”

  终于,秦离在行政大楼见到了李定国。

  倒是长得不俗,浓眉大眼的,十六七岁的年纪,个头也不矮,已经同十八岁的秦离不相上下。

  “坐坐坐……别客气,当自己家。”

  “惠敏……让人把上好的普洱茶泡一壶拿进来。”

  倒是李定国,被秦离这一套组合拳打懵了,也猜不出他的具体用意。

  待李定国落座,秦离与他闲聊几句后便进入正题:“定国啊,你觉得……我们和你们农民军的区别在哪?”

  李定国不明白对方问话的用意,但也如实说道:“贵军火器犀利,军队纪律严明,这些是我们比不了的。”

  没了吗?

  秦离怔怔的看着他,问道:“还有呢?”

  “还有……你们有钢铁舰队,还有大量的物资,这些我们都没有。”

  听完李定国的回答,秦离觉得自己问题太深奥了,对方虽然十岁就参加农民军,但也毕竟只是一个刚满十六岁的少年。

  秦离摇头道:“错,我和你们的区别在于我们不会搞破坏。而你们,每到一处抢一处,还不从事生产,彻底将一个地方的生态破坏殆尽。就拿江北一地来说,经过你们之手,很多地方没有个几年时间,根本恢复不过来。你在看看浦东,人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这就是我和你们的区别。”

  李定国愣住了。

  不置可否,江北现如今变成什么样他心知肚明。他道:“秦公子,如果不是朝廷弄得天怒人怨……”

  “停……”秦离打断道:“朝廷什么样我清楚,但你们想过没,你们几十万人每经过一个地方,多少家庭受到无辜的牵连,你们起兵的初衷又是什么?你们四处祸乱百姓,这么做与朝廷又有何异?”

  秦离抛出几个问题,一瞬间将李定国问得哑口无言。

  “咚咚咚……公子,茶好了!”

  就在这时,清脆的敲门声响起,随后传来文秘部部长李慧敏清甜的声音,打断还处于懵逼状态的李定国。

  秦离道:“进来吧!”

  二八年华的李慧敏亲自端来泡好的茶水,进到办公室内。

  放好茶水,她便带上门自觉的退了出去。

  秦离拿起紫砂茶壶,给对面的李定国倒上一杯,随后说道:“定国啊,实话告诉你吧,朝廷已经按照杨嗣昌的计划在实行。到时,他的十面张网合围,你们是没有出路的。你义父的结局,我也给他算好了,要么归顺朝廷,要么死于战场,不会再有第三条路给他走了。”

  他这话也没错,当然,其中有被夸大的成份在。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计划镇压农民军确实起到奇效,将农民军打得喘不过气,一度进入低谷。

  但问题是朱由检这**,一个门外汉胡乱插手军务,搞了个半途而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