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劳改场的王德化



  杨嗣昌等人被秦离凉了两天,第三天在行政大楼办公室见了他们。

  杨嗣昌与王承恩落座后,秦离让人上了茶水。

  三人寒暄一番后,杨嗣昌便进入主题:“秦公子,不知你可有入仕……”

  “我对入仕没兴趣。”

  还没待他说完,秦离便打断道:“你们来的目的我也清楚,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新军不会再往外挪动分毫,但前提是皇帝必须管好附近的卫所军,让他们不要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否则后果你们应该清楚。”

  杨嗣昌与王承恩知道秦离说的是实话,因为海宁卫被他攻破也没占领,显然他的目的不是盲目的扩张土地,但以后可就说不准了。

  尽管秦离说话直接,杨嗣昌却很沉得住气,而是接着问道:“秦公子,先前你说枪支换土地一说现在可还作数?”

  秦离诧异的问道:“杨尚书,我记得先前往宫中送过一把枪吧?难道火器局到现在还不能进行仿制?”

  杨嗣昌讪笑道:“不瞒秦公子,火器局确实有在仿制,不过速度远远比不上秦公子这两月五万支,所以……”

  闻言,秦离笑道:“杨尚书,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你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还提那些陈年旧事,王知县上奏时确实作得数,但现在不行。”

  “不过嘛………”秦离看着二人略显失望的表情,接着道:“我可帮助朝廷,出兵扫清江北一地张献忠所率的流寇,保江北一地安宁,但流民全部归我,我会将他们安置在大明以外的土地上,并且保证他们不会在作乱。”

  杨嗣昌听后,委婉道:“秦公子,事关重大老夫不能做主,还需上报天子再做定夺。”

  秦离听后点了点头,这事杨嗣昌确实做不了主,估计报上去,崇祯皇帝也不愿意让自己插手江北事务。

  与二人东扯西扯一阵后,秦离便带着二人参观自己的工业帝国,好让他们回去带给皇帝第一手消息。

  第一站,内城的炼铁厂。

  “这…这是在炼铁?”

  杨嗣昌站在高炉前,看着高炉中流出的铁水已经语无伦次。他发现铁水在经过一台台奇怪的设备后,出来的铁器形状都已经被固定好。

  秦离介绍道:“对,这里是在炼铁,里面两个车间是在炼钢。”

  杨嗣昌指着远处几座高炉问道:“秦公子,你这炉子一天能出多少铁?”

  “材料不断,这几座高炉一天十二时辰大概能出三十万斤铁吧。“

  “三十万斤?”

  杨嗣昌听到这个数字深深被震撼,朝廷两大炼铁基地一年产铁产量他自然是知晓的,跟这里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他走到堆放钢锭的区域,看着一层层经过吊装设备码放整齐的钢锭难以置信,他也是识货的,光看表面就知道这是上好的钢材。

  离开钢铁厂,秦离带着他们去了兵工厂。来到兵工厂,二人痛心的看着工人们熟练的组装枪支,按这速度,一天整个工厂得出多少枪支。

  杨嗣昌同王承恩不傻,也知道秦离的用意,心知他除了炫耀还有威胁。

  逛完步枪生产点,秦离又带着二人去了大炮生产车间,二人走到最后,都显得失魂落魄。带着皇帝指派的大臣和太监观看铸枪铸炮的全过程,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

  离开军工厂,秦离带着一脸倦意的杨嗣昌同王承恩去到城西的营地。营地事先已经有准备,随即准备军事演习。

  “开始!”

  “轰轰轰!”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

  随着演习指挥林飞一声令下,二十门秦式大炮同时绽放火舌。

  在四五里外,一片临时搭建的棚区为假象敌目标。隆隆炮声响起后,刹那间整个棚区已经被火力铺盖,瞬间炮声隆隆,火光滔天。

  “这……”

  看着远处烟火弥漫的场景,杨嗣昌面带戚色,现在他终于理解,为什么边上的金山卫城和海宁卫城这种要塞能在短时间被新军攻破。

  当远处棚区被夷为平地,步兵二团一营开始集结,缓缓向着目标地靠了过去。

  “杀啊!杀啊!”

  喊杀声震天。

  一营以连为单位,开始呈几个战术小组向着棚区掩护交替进攻,直到最后插上旗帜,宣告演习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