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拔苗 (连清明的两章,欠了四章)



  事实上,抚恤的问题完全无法完美完成。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尸首无人认出其究竟身份,许是活着的人们畏惧直面死亡,所以死去的人们无法被华十二得悉身份。

  华十二脑中固然有整只粮队的人名清单,但他脑中的这份不是最新的,粮队的人员来来去去,进入与离开都堪称自由。

  华十二正准备从这次梅乡招募开始改变这一现状。

  他打算在巫来山以东三里处规划出一个生活区,他在安排粮队队员都居住在生活区内,每十日中给假一日,休沐探亲。

  还有就是这份人名清单有大量的重名者,汉时代的这群人固然不像元时代的人们可悲到只能用出生日期命名,但也大差不差了。

  风,雨等的天气,花,草等的自然景观,以及诸如此类的种种,都是很简单,生活中日常可见的事物。

  就如贾风那一里社,单名‘风’的,据贾风回忆就有三人。

  这就导致了这时代的人们重名率很高,他们不是不想做到区分,是没办法做到区分。

  但华十二仍不打算放弃抚恤这门工作,他总不能同这个时代比烂,能进一步,是一步,毕竟求其上者得其中,他要是一步不进,那么就意味是被时代拖着往后退步。

  粮食撞上大车,华十二计划的抚恤工作不是一杆子买卖,是细水长流式的抚恤工作。

  按月份来给粮,要是想着直接一步到位,给与死者家庭大份粮食,那么抚恤工作反而成了谋害人命的工作。

  这时节,粮食就是命,让孤儿寡母攥着这份命,他们是攥不住的,犹如小儿持金处于闹市,哪个鬼不馋这份命。

  所以抚恤工作细水长流。

  每做一件事,就有万分的干系牵扯,华十二也不得不让手下的管理者规模愈来愈壮大。

  华十二跟着典衣去了三家,第一家的抚恤是他亲手主持,家属千恩万谢,华十二只感赧颜,之后的两家,华十二就只做监督。

  他这是要赶鸭子上架,逼典衣学习。

  好在这事不麻烦,只要典衣戒得一个‘贪’字,这事情就能圆满完成。

  走完第三家,华十二就要撒手,他对典衣道:“抚恤一事,从现在开始我就彻底交给你了,希望你能一如既往不让我失望。”

  “遵先生命!”

  这人是怎么回事,华十二的这句话是命令嘛?果然是成习惯了。

  华十二踩着‘飞行滑板’,一路飞回巫来山。

  巫来山这里还有工作,鉴于还有一部分尸首找不出来历,为了让他们能入土为安,华十二就叫粮队就地将他们掩埋在巫来山以西。

  今天是对他们陵园做一些装修,华十二的最低要求是修一圈围墙出来,至少能避免他们的安睡遭到野兽或其他威胁的打扰。

  遗憾的是,他们都沦为了无名氏,致使华十二无法挨个为他们立下墓碑。

  只得起了一个笼统的名字——粮队三十九壮士墓。

  这个数字大概还会增加,因为还有部分失踪在梅乡的粮队成员,不知生死,华十二也不能揣度这个数字会变成哪个,因为他无法得知队员们是生的概率大,还是死的概率大。

  一群人斩木为桩,在华十二划定的线路上一根根的插上,然后做成一个整体的篱笆。

  可惜华十二时至今日还没点亮砖头的科技树,事实上,他点不亮现代科技的绝大部分技能树,他使用现代科技,却不了解它。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也许日后会有机会。

  梅乡,典韦绕里社而走,生生的开出一条蜿蜒的小路,长戈竟有了用途,帮他割断前进方向上的草木。

  不进里社,因为没必要,如果失踪的成员都进入梅乡的里社,那他们十之**也能回到自己家中,或寻到巫来山。

  即便是回不去,也能死在梅乡里社中,容一段时间来慢慢收拾。

  “一条岔路。”

  典韦目光一晃,看向岔路方向,这岔路自然不是他走出来的,想来应是惊慌的粮队成员走出,他在想,这条岔路的那个方向会是它的尽头。

  左思右想想不出主意,典韦烦躁:“你们几个,扯开舌头,走这条路。”他手一指,安排人往岔路指东的方向,“我走这条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