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均分配



  “先生,我等该如何做?”

  高土台上,典衣发问。

  自打在第一次领队比武得了冠军之后,他就隐隐成了领队中的头目,华十二或也考虑给他个‘领队长’的头衔,来给他管理八领队的合法性。

  目前正在考察期。

  华十二也是站着,他眉头皱了下,在思索。

  他问:“现在八只队伍一共多少人了?”

  送粮队伍来来去去,有人从队中得了暂时足够的食粮就退出去耕作了,有人则加进来希冀获得更多养家的食粮。

  也有更多人一直在队伍之中,或是想着即便送粮的差事没了,先生也不能舍下他们不管,或是有其他想法,所以就一直留在队伍中。

  典衣琢磨了一下,道:“先生,我们约莫有三百人。”

  三百人,不止是来自雷鸣乡和首乡的,也有其他地方闻听先生名讳,又实在家中乏粮的加入到队伍之中,才凑够三百多人的数量。

  “有些少了啊。”

  华十二眉头的锁不能解开,“梅乡大概有多少人?”

  典衣愣了:“先生,我实不知梅乡多少人,大概总有千人之数吧。

  先生,您是怎么想的,就说一说吧。”

  华十二不能对典衣的回答失望,因为这是此时代的常态,就连大汉政府也不能完全知道每乡每县有多少人,他又怎么能强求典衣知道呢。

  华十二展颜一笑,道:“我想的简单,现在你们不知道梅乡何人有粮,何人无粮,这个情况让你们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工作。

  那么我们何不如直接把梅乡所有百姓都摆在一个出发点上呢?”

  “出发点?”

  典衣不明白,无论是词意,还是华十二的意思,他都不明白。

  华十二不能察觉这个,他还以为是典衣抓住了重点,他道:“没错,我们是有人,又有刀子的,尽管刀子不多。”

  他看向典衣,希望典衣能从这句话引申出一些什么东西来。

  他想要培养典衣,因为典衣的性格有培养的价值。

  “先生,您可说错了。现在我们队伍的刀子可不少。”

  典衣得意的说,殊不知他这句话完全没说到华十二在意的点上。

  不过也很好的提醒了华十二,他的观念该更新了,自从上次与李生一战,送粮队获得了一批战利品后,就不在面临没有武器的窘境的。

  这完全是送粮队伍的自我进步,因为华十二根本没有下达整理战利品的命令。

  搜寻战利品是他们脱离华十二的自我思考,可喜可贺。

  “哦,那是我的观念该更新了,咱们的队伍现在是一只很不错的队伍了。”

  华十二恍然,大抵是领队们都觉得先生无所不知,所以这事并没有向先生禀告,他们自行在私下均分了,这也不得不算是一种进步了。

  要搁以前,有什么好东西,李根定要自作主张的占了。

  但现在他没有,反而跟其他七位领队商量好,将这批战利品平均的分到了八只队伍中。

  也可以想做是李根武艺不成,那就走曲线,用感情笼络其他的领队,反正无可无不可,只要不触犯华十二的底线,任何事都在无可无不可之间。

  法无禁止即可行。

  不过华十二也有一点没有意识到,那就是他并没有明言领队们有什么东西可以做,什么东西不能做。

  这使得领队们很难进步,他们中固然有杰出者如李根大胆试探,但更多的,或者说李根才是一种例外,他们完全是一种不打不上进的态度。

  有人感到权势的作用,耐心经营队伍;有人则感到不耐烦,甚至视队伍为一种负担,想回去种地,但是恐先生生气。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这是很不好的,华十二在无意之中走上了这一句话所代表的法家道路。

  典衣自得的笑,典韦在他对面则用目光逼视着他,叫他收敛,他却没注意到,因为人都有缺,不缺何以为人呢。

  华十二道:“既然你们的信心很足,那我的想法就好办了。

  我要你们登上梅乡各里百姓的家中,拿走他们的粮食,然后再行均分配,分配后的粮食十有**还是不足他们撑到下一个收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