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两道奏折



他也是刚刚从北周得到消息,便马不停蹄的前来禀报。

“哼,那个逆子!”

魏明帝脸上露出怒色,他觉得徐行在北周让大魏蒙羞。

沉攘不明白魏明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北周?建安城?东南?”

突然魏明帝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神情诧异的看向了一旁的申抟,刚刚申抟不是说了吗?从东南有一团乌云过来。

难道说的是徐行?

“国师这东南说的可是建安城?”

魏明帝询问道。

申抟故作深沉,眼睛微微眯起。

“臣还没有完全查清,还请皇上给微臣一些时间,微臣必当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给皇上一个答复。”

申抟说道,他不能把话说的太明确了,这样的话就显得他在针对徐行。

他必须要让魏明帝从主观意识中排斥徐行,而不是自己可观的影响。

“好。”

魏明帝摆摆手让申抟下去。

随后看向沉攘“那逆子现在到哪里了?”魏明帝问道。

“这个?臣不知。”

沉攘也是无奈。

他从北周得到徐行返回的消息之后便来到了皇宫禀报,他还没有时间调查徐行的踪迹。

“下去吧!”

魏明帝皱了皱眉,随后便让沉攘下去。

“是!”

沉攘从御书房出来深吸一口气,虽然他不知道申抟在自己之前和魏明帝说了什么,总感觉魏明帝对徐行有了几分敌意。

不过这也是皇室之间的事情,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

此外中书省。

“方相这是今日从各地而来的奏折!”中书侍郎梁寇手拿两道奏折走向了方塘。

“嗯?”

方塘看向梁寇,目光落在了梁寇手中的奏折。

“有何事情吗?”方塘询问道。

“方相这两道奏折有些事情我等不敢擅自做主,请方相过目!”梁寇将奏折放在了方塘的面前。

方塘低头看了一眼,这一份是金陵知府凌沧州的奏折另一份是扬州知府吕承文的奏折。

“难道沿海倭寇再次作乱?”

方塘皱起眉头,数月前凌沧州就派人送信给自己,让自己想办法解决军饷的事情,奈何自己这边也是无能为力。

方塘打开奏折。

“嗯?”

方塘神情凝重起来,奏折里面竟然提到了三皇子徐行。

凌沧州将徐行回到北周帮助他们抗击倭寇的事情全部写在了奏折里面,方塘看完在哪里吕承文的奏折。

“岂有此理!”

看着吕承文奏折里面的内容,方塘顿时目露凶光。

朝廷内忧外患,外有匈奴和北周虎视眈眈,内部大兴土木消耗巨大,导致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在这个时候申抟的师弟却在哪里抢掠百姓,真的是岂有此理。

“方相?”

梁寇看着方塘愤怒的样子,也是有些不知道怎么说。

“我要入宫面圣!”方塘拿起奏折便离开了中书省府衙直奔御书房而去。

......

“方相为何如此匆忙?”

沉攘从御书房出来正好遇到了方塘。

“沉大人!”

方塘见到沉攘也是停下脚步打了一声招呼。

沉攘是六扇门的总捕头负责朝廷命桉和情报方面的事情。

“三皇子回来了!”

方塘说道。

沉攘点点头,这件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刚刚自己就禀报。

“这个事情我已经跟皇上说过了。”沉攘以为方塘是要把徐行的事情告诉魏明帝,所以便提了一句。

“那你可说三皇子在金陵和扬州的事情?”方塘询问道。

沉攘摇摇头。

“三皇子在金陵和扬州?”

沉攘愣住,他六扇门都没有得到的消息,方塘是如何得到的。

“看!”

方塘拿出了奏折。

见到奏折沉攘也明白过来。

“三皇子从北周回来,在金陵抗击倭寇,在扬州杀了国师申抟的师弟。”方塘将事情大概的告诉了沉攘。

“什么?”

沉攘没想到徐行竟然杀了申抟的师弟。

这个时候沉攘也逐渐的明白过来,皇上对三皇子有怒意,申抟又在御书房,恐怕又是他们这位国师嚼舌根了。

“那你过去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可小心点,皇上也不知道听了申抟的什么话,此时对三皇子有怒意。”

沉攘提醒方塘。

“多谢!”

方塘点点头,心中却是无奈,魏明帝沉迷道术,对他们这些大臣是越来越疏远,对那个申抟的道士却越来越亲近。

俩人道别。

方塘来到了御书房。

“微臣方塘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方塘进来之后立即行礼叩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