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驭魂术



    驭魂书生抱着柳娘冰冷的尸体,独坐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在将第二世的柳娘埋葬之后,驭魂书生便又开始对自己发起了狠,苦心钻研玄学秘术!

    因为第一世的记忆还在,驭魂书生很快便又在绿林之中掀起了一场浩瀚波澜,许多人惊叹:驭魂书生其实没有死,他长生了,他又回来了···

    跟上一世差不多,驭魂书生又屡经探访,又将那件几经易手的异宝寻找了出来。携着异宝,他再一次以肉身进入了地府之中。

    当孟婆将调制好的汤药端到二rénmiàn前的时候,她用浑浊的眼球紧盯着二人,不无怜惜的摇头长叹了一声:

    “唉~~~这都是命啊!”

    此时的驭魂书生哪还管是不是命!他自信有通天彻地之能,他只求与心爱之人安稳过完一生,这要求过分吗?

    或许对有的人,这要求一点儿都不过分!但对有些人···

    当然,驭魂书生不信这个邪!为了这份爱,他已经什么都可以不顾。在端起碗的霎那他甚至在想,如果上天连这点儿眷顾都不给他的话,他便执意要与苍天,斗上一斗!

    或许也是觉得带着上一世全部的记忆转世有些不妥,孟婆这次对汤药的成分做了微小的改变。于是这一世,两人便带着部分上一世的记忆投胎转世。有了上两世的经历之后,驭魂书生也在投胎的过程中加了一点小手脚。

    此时他的驭魂术,已经称得上炉火纯青!

    第三世,栾七与柳娘投胎到了明末清初这个战乱的年代。此时是十七世纪,正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可谓灾荒不断。此后,中原气候更是持续下降,导致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灾荒必然会带来阶级矛盾的激化,加上当时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明朝统治阶级在全国范围内以征矿税为名,派遣了大量矿税监,横征暴敛,鱼肉人民,加重百姓负担,这也更加加速了阶级矛盾激化。

    于是,各地的农民起义便纷纷揭竿而起,最有名的便是李自成、高迎祥、王二、张献忠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

    而当时的山东因为连年遭受旱蝗灾害,竟至出现了“人相食”的局面,于是在崇祯十三年,一名叫王俊的绿林好汉便率众依靠滕、峄、费山区揭竿而起,反抗压迫。

    因为有了前两世的教训,驭魂书生选择绝不考功名、绝不当官。这些,都是他在投胎之时,偷偷固化在自己灵魂深处的思想。或许是百密一疏,也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他竟没有将不从军的思想固化在下一世的思想之中!

    并且,或许是孟婆也是头一遭调制这样的汤药,也或许是驭魂书生在施展驭魂术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第三世的驭魂书生,竟从降生开始,便不记得柳娘是谁了!

    这一世他们各自降生在尚算富裕的人家,两家也算是世代交好的世家,两人可谓是纯粹的青梅竹马。柳娘记得栾七,而栾七只认为柳娘是自己从小的玩伴。

    驭魂书生的发丘印仍随生携带,痴迷玄学秘术的本能也没有丝毫改变,然而正是因为太过痴迷了,他竟将打定主意将儿女私情搁置在了一旁。

    又逢当时战乱年代,驭魂书生总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后来竟加入了王俊的起义军,四处疯狂的寻找古墓搜罗奇珍异宝,以此来为起义军筹集粮饷。

    后来清兵入关之后,王俊又与南明鲁王朱以海联合,率部转而抗清。战斗一场接着一场,越来越惨烈!驭魂书生便又一次毅然决然的奔赴了驱除鞑虏的最前线!

    柳娘带着前两世的大部分记忆,这次,她不想再失去!于是,便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决定:她要随驭魂书生从军!在那个年代,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个柔软娇贵的女子,毫无武功体力又差,女儿身从军的不便就更不必说。自古以来,只听说过花木兰代父从军,自此后就从没听说过一个柔弱女子竟然从军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