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葬书



    胡胖子吸完烟之后,孟甄便带着众人继续出发。

    又持续飞行了三个多小时之后,前方大约两千米外的下方终于隐约看到了尽头。在尽头之外,开阔的水面似乎是一个湖,滚滚的河水便是径直流入了这个湖中!

    “快到了!”

    众人的心情一下子振奋了起来,速度也不知不觉加快。栾风也依次记下了对面悬棺接下来排列成的几个字:而、为、云。

    “葬、藏、生、而、为、云···”

    栾风将这些字连贯起来,在心中不断呢喃着,这是郭璞里面的一句话。郭璞乃是晋代的风水大家,其所著更是被认为集寻龙定穴之大成。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这道悬崖峭壁底部是河,两侧通气,也确实是符合“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的上佳风水宝地。

    只不过,看这些悬棺的样式和腐朽程度,绝大部分还应在晋代以前便被布置在此处。可见,布置此地格局的高人必定是另有其人,到底是谁传承了谁,还真的难说!

    当众人到达距离出口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最后一个“云”字的走势也将尽。大河的出口外面确实是一个湖,湖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涟漪,湖水碧绿如镶嵌在群山之中的宝石一般!

    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河水虽说乃是径直涌入绿湖之中的,可河水与湖水的交界处却是泾渭分明,河水的浑浊丝毫没影响到流入湖中的瞬间清澈!似乎河水在流入湖中的刹那,便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净化,两方的界限异常清晰!

    一行人在悬崖山水间几乎折腾了一整夜,当走到靠近悬崖尽头的时候,天光已经微微亮起。孟甄和胡胖子先后顺着飞虎爪攀下了山崖,众人也陆续下来,河与湖的交界处是个葫芦口,湖边便又出现了宽阔的沙滩地带。

    “这地方怪异的很啊!怎么个意思呢,河水不犯湖水?”

    胡胖子站在河与湖的交界处,探头凝望着水面,嘴里嘟囔了一句。不过,他的身子始终距离河岸有三四米的距离,估计是被那些大鲭鱼吓怕了。

    “这地方不会再有大鲭鱼了。”

    栾风在胡胖子身后淡淡说了一句,随后便缓缓走到了河边站定。

    “这下面有一道界鱼石,河中之鱼游到此地之后便会折返,湖中之鱼也是如此。“两湖相交,鱼不往来”,这也是抚仙湖的神秘奇观之一···”

    栾风低头望了一会河面,随即便扭头望着浩瀚的湖水喃喃。众人借着晨曦的亮光朝着水面下望去,在水底,似乎真的有一道像是石板样的物事在随着水流摇曳晃动。

    “这还真**的的邪门~~~怎么个意思呢,你是说,这湖就是抚仙湖?”

    在胡胖子发问的时候,后面三人也都快步走了过来,纷纷探头望着河、湖交界之处,凝目若有所思。

    “这应该不是抚仙湖,这是星云湖,星云湖之水淡绿,抚仙湖的水异常清澈,所以水的颜色很浅。”

    “星云湖应该在抚仙湖的南边啊,难道我们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两湖的南侧了?”

    栾风在回答完胡胖子的问题之后,声音便逐渐压低,似乎在喃喃自语。

    对于星云湖、抚仙湖之说,孟甄和万古愁都是一头雾水,孟甄虽然对古滇国一代的典故也有所涉猎,不过对抚仙湖之名很是陌生,因为那时候的称呼还不叫抚仙湖,而是叫做“大池”。

    不过如今,二人对他们这位天官大人和校尉大人的一些奇怪言语和身上携带的奇怪物事也已经见怪不怪,栾风自然也觉得没必要再做什么掩饰,那样太累!

    于是,一行人一边沿着湖边朝着北方走着,栾风一边向众人讲起了抚仙湖之名的由来:

    传说,天上曾有石、肖二仙擅长作画,因听闻此地有“大池”清澈明净,景色怡人,于是便腾云驾雾飘落到了湖边。当二仙站立在东侧山巅眺望的时候,但见一颗宝珠镶嵌在群山之间,湖光山色瑰丽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