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免息贷款】-第2/3页





    于是在那个年代,就出现了一天拍九部戏的郑玉玲郑九组,同时拍七部戏的王柤贤王七组,一年拍摄十二部电影的张蔓玉张一打,一年拍摄十三部电影的刘德桦刘十三等怪现象。

    明星轧戏,对电影自然是没好处的。一天跑九个剧组,别说对角色有深入揣摩了,估计连台词都记不住,这样的话又如何能有精彩的演出。尔东升导演就曾经公开宣布,永远都不用轧戏的演员,因为这样是没有艺德的行为。

    再者因为哄抢明星,也使得明星片酬大幅上扬。八零年代初,程龙的片酬还不到百万呢。两三百万港币,就能拍一部戏了。到九零年代,但凡是个明星,片酬都叫到了百万。而制片成本也攀升到了千万港币。

    制片成本的增加,加大了制片商的风险,同时因为市场相比八零年代初时没有再扩展,还是相同的市场,所以制片商的利润也因此而降低。

    所谓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干。因为港片利润降低,使得很多人撤销了对港片的投资,令电影公司纷纷关门歇业,也令很多电影人失业。

    另外电影产量增加,优秀剧本产量却跟不上,于是飞纸仔大行其道。电影质量粗制滥造,每况愈下,产出大量烂片,让观众看倒了胃口,以至于闻港片而色变。

    最终令港片失去市场,彻底滑坡,连本土都没有守住。这就是盲目增加院线的可怕之处了。

    ……

    “你们两位的难处我都知道,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夏天微微一笑道。

    “夏先生请说~”邹文淮、麦佳一听,连忙请教道。

    如果能够将旗下艺人、院线牢牢掌控在手中,那他们当然是乐意的了。

    “解决之道就是钱。”夏天笑道,“有钱就可以买下影院,有钱就可以签下明星,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当然是有道理,可惜问题是我们没钱。”邹文淮苦笑一声道。

    麦佳也点了点头。他们新艺城虽然是香港电影三大巨头之一,但其实实力相比天下影业和嘉禾影业差得远了。他们公司的资金只有不到五千万港币,这么点钱拍两三部戏就花了,够干什么的呀。

    “我知道你们没钱,不过我有钱呀。”夏天微微一笑道。

    “夏先生的意思是……”邹文淮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夏天的确是有钱,现在身家都超过两百亿港币了。这么多钱,买下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够了。

    “我可以借给你们钱,让你们用来签下明星,买下院线。”夏天道,“可以不用还利息。”

    “真的?!”邹文淮一听,顿时惊喜的道。

    如果能够拿到不要利息的借款,那可真是太好了。

    “当然,我犯不着用这个哄你。”夏天点点头道。

    “那这钱有什么条件么?”麦佳随后问道。

    天上不会掉馅饼!夏天不会平白无故将一大笔钱借给他们,总要有些条件的。

    “条件之一,用你们片库里的电影版权做抵押,免得到时候有借无还。”夏天点头道,“条件之二,这笔钱只准用来做与电影有关的事。签明星,签导演,买影院,拍电影,都可以。但是不允许用来做与电影无关的事,比如炒房地产,炒股票等等。如果被我发现有违例之举,我有权要求提前还款。”

    前世嘉禾之所以没落,就是因为邹文淮见房地产市道好,所以挪用数亿港币资金投在了房地产上。

    结果九七之后,香港房地产市场崩盘,嘉禾大亏了一笔,以致无力为继,最后卖盘给了内地的橙天娱乐。

    而新艺城、嘉禾两家公司的电影都非常不错,精品很多,是所有港片粉丝的心头好。

    夏天准备推广港片,可惜天下影业的神作书吧品还是太少。如果能将嘉禾、新艺城的片库拿过来,那无疑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邹文淮、麦佳听夏天这么说,都难以置信的眨了眨眼睛,“就只有这两个条件么?”

    这两个条件可是太简单了。一则片库里的电影,虽然珍贵,但因为香港电影市场不算发达,对于老电影的开发利用并不完善,所以这些电影存在片库里也是落灰,抵押给夏天也无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