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佳攻略



    2月份的柏林依然很冷,这就是李旭为什么让人给巩丽设计那么一套服装,而不是另一个时空她在戛纳的那款经典的短发白衬衣加黑长裤的造型。

    虽然如此,她的造型还是惊艳了许多人,毕竟本身的素质就在那里,所以上映的时候,红地毯上的巩丽谋杀了不少记者的胶卷。

    嗯,电影上映时也会有红地毯,不过逼格就没有开幕式或者闭幕式的红地毯那么高,甚至有时候还不能铺红地毯,但这不妨碍30年后某些人利用这点来蹭红地毯。

    “很显然,欧洲人还是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的。”没有走红地毯的李旭看着外面的盛况,对身边四十多岁的白人男子低声说道。

    “但愿吧,李先生,”对方耸耸肩,并不是特别在意,“希望他们能够保持下去,这样我操作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好吧,外面那些记者大半都是李旭通过自己的渠道找来的,部分已经入场的影评人也是。

    毕竟大陆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名头还不够响亮,虽然这几年陆续有大陆电影在国际上拿奖,但是逼格都不够,最好的成绩也就是入围戛纳电影节。

    所以,如果不用点其他手段,很难吸引到足够影评人给电影造势。

    “放心,霍勃先生,我对这部电影很有信心。”李旭微笑着说道。

    “但愿你是对的,李先生。”后者礼貌的点了点头。

    这位是美国驻西德的文化官员之一,负责指导西德对东德乃至整个华约的文化输出。

    之前说过的,70年那部影射越战的电影会被拿下,担任主席的美国导演乔治·斯蒂文敢态度强硬,甚至指责为其说话的南斯拉夫导演杜尚·马卡维耶夫是昂纳克的间谍,就是因为背后有美国驻西德文化官员撑腰。

    同样,就算这件事闹出偌大风波,倒是评委集体退出,以至于那一届柏林电影节没有任何奖项,可依然每年都在举办,声势也越来越大,以后也没几个导演去撩虎须,都是因为有他们。

    所以,李旭早早就通过关系联系了几位有实权的文化官员,希望他们帮忙说项,毕竟,中国大陆现在是盟友。

    不仅如此,德国导演莱因哈特·霍夫曼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因为车祸断了一条腿,所以原本那部在86年柏林电影节上引起偌大争议的,最终拿下金熊奖的,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了。

    当然,为了感谢他的慷慨,李旭愿意在电影节结束后小小的资助他一番。

    “感觉怎么样?”在姜闻、巩丽一起走进放映大厅后,已经和霍勃分开的李旭走了上去。

    “说实话,这阵仗在国内真没见过。”姜闻松了一口大气,看上去有点心虚。

    巩丽没说话,但是脸蛋红扑扑的,显得很兴奋,之前在红地毯上,第一次出息这种场合的她,非常自然,果然是天生吃这碗饭。

    而且,西方人果然也中意她这一款的,李旭之前看到几个本来是应付了事的记者,在拍了几张后,开始追着拍了起来。可惜啊,现在她的气质还没有培养出来,否则肯定会吸引更多眼球。

    “所以要走出国门看看啊。”李旭这时笑眯眯的说道,并且隐蔽的给巩丽竖了个大拇指,让这兴奋的性感姑娘笑容更盛了。

    很快,张怡谋也走了进来,虽然外面还是冬天,但脑门上还有些汗,不如姜闻和巩丽镇静。

    “居然有这么多人,”他苦笑了下,“手心里全是汗呐,李先生,您不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太多人观看一部中国电影吗?”

    “是啊,所以我叫了一些人来。”李旭耸耸肩,“我投资的电影,我也觉得制作得很好,当然要多叫一些人来捧场,壮壮声势嘛。”

    姜闻、张怡谋都很无语,这特么算什么?辛辛苦苦拍出了电影,却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不得不靠制作人去拉人来观看和评论,真是有够憋屈的。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稍微看出一点,李先生所拥有的权势,即使在西德这种地方,依然能轻松找来这么多记者和评论家给电影造势。

    所以巩丽紧盯李旭的眼睛分外明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