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父亲的抉择-第2/2页





    吴帝记不起这个男孩是谁,他上大学那会,小男孩还是个光腚娃。

    小孩困的直打哈欠,喝了口水继续写。也不知道是因为贪玩耽误了功课还是他就是个勤奋好学的小孩。

    读书在东宁村大部分人眼里是没有出路的,供个大学生对于年收入不到一万的家庭来说太难了。

    上学出去的孩子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就不想回来,留在城市里就要面临买房,这是村民们无法承受的。

    最典型的是村东老张家的孩子张大江,大江比吴帝大七岁,当年成绩不错,老张供儿子念了大专,当时在村子里引起了热议。

    大江大学毕业后想改变家庭命运,他和老张大吵了一架后去了省里经济最发达的济安市。

    三代单传,老张两口子没少掉眼泪。

    最后两口子妥协了,留在市里就留在市里吧,常回家看看就好。

    大江找了个城里媳妇,做了上门女婿,第二年有了孩子。按理说,老张两口子有了大胖孙子应该高兴才对,可他们只在孙子满月的时候见过一次,每天盼望着儿子能回家看看。

    大江似乎也是铁了心要改变命运,加上儿媳妇在里面掺合,除了每月往家寄500块钱外连电话都很少打。

    这件事对小山村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让村民不再愿意把孩子送出去,不想跟老张家两口子那样,每天干完活就在村口坐着发呆。

    吴建军是村里的另类,他希望几个孩子都能闯出去,离开村子到大城市发展。

    路过张家,吴帝特意停下来看了一眼,大门还是十几年的烂木头款式,房子东头掉了一拍排砖,两口子老了也不敢上去重新铺。院子里东歪西外地堆着些杂货,很是破败。

    每当有人家送孩子出去上学,村民们就会提起老张两口子。

    吴帝当年也经受了这样的舆论,虽然吴建军和李玉没什么学问,但两口子还是毅然决然地顶住了压力,省吃俭用送三个孩子出去上学。

    吴建军小学文凭,喜欢看报纸听收音机,正是这个爱好让他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听到祖国发射导弹的时候,他会放下锄头跟旁边的人大喊,将来我儿子也要研究飞船!载着我上天哩!

    旁边的人会笑话他,你儿子是玉皇大帝,叫来孙猴子不就驼你上天哩!

    吴建军对于这些嘲笑全然没放在心上,他坚信儿子会出人头地,带着他坐飞机!rw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