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南澳牧场史-第2/2页





    “被偷走的一代”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澳大利亚政府实行白澳政策,认为土著居民是低贱无知的,将他们的孩子强行带走交给白人抚养或送到白人学校寄宿,希望同化土著人。

    那时候的澳洲管理很混乱,查尔顿是个有心机的商人,全球范围的战争一触即发,他立刻意识到蠢蠢欲动的澳大利亚联邦肯定会参战,而且远在西方的资本鬼们需要大量战备物资,比如牛肉。

    查尔顿变卖了伦敦所有家产,用两万四千英镑从一位棕色皮肤的人手中买下一块土地,并取名叫南澳牧场,他希望有朝一日这里贫瘠的土地能让全世界知晓。

    当时的牧场比现在大得多,足足有两万英亩,查尔顿雇佣了五名贡东古拉人牛仔,放牧着一万头牛。

    1914年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一时间,澳联邦全国的适龄年轻人踊跃报名参军,募兵站几乎天天爆满,报名的队伍甚至都排到了大街上。

    查尔顿赶着五千头牛卖给了军队,这让他尝到了甜头。他有幸见到了以后印上百元澳钞的莫纳什将军,莫纳什大学同样以他的名字命名。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拉开二战帷幕。

    已经拥有十万头牛的查尔顿嗅到商机,集结队伍等待时机,要赶着全部的牛前往达尔文港,他知道大买卖来了!

    查尔顿是个金钱至上的人,克莱文森十五岁之前处于颠簸流离状态,他更渴望平静安宁的生活。

    汉斯三岁的时候就跟随祖父和父亲前往达尔文,那是场历经两个月的艰难跋涉。

    十个人的牛仔队伍赶着十万头牛纵跨大半个澳大利亚,从东南部抵达北澳港口。

    战争结束,回到西尼,汉斯再没有离开过鹈鹕镇,他厌倦了祖父为了金钱不顾一切的日子,他要给妻子家人一份宁静的生活。

    将牧场传承给儿子克莱文森后,查尔顿消失了,从那之后再没人见到过。

    克莱文森老了后干了同样的事,他去了西澳洲,干起了货运生意,据说死于一次船难。

    随意翻到某一页,吴帝赫然看到“卡尼王”这个称呼。

    这行字母似乎写到很随意,像是在练笔。

    神秘的“卡尼王”之前帮助吴帝拿下了远方牧场,豪斯兄弟也对他有所忌惮,吴帝甚至不知道他是谁,但这个名字却出现在汉斯家族的记录本上。

    用了一下午,吴帝翻遍了整本,再也没见过这个名字,也没有任何跟这个名字有关系的内容。

    那种感觉就像海船马上要进港,却突然起了迷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