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天师府-第2/2页





    “殿下所言当真?”

    孙承宗听李诨几句解释倒真像那么回事,不过还有些将信将疑。

    “孙大人是因为事涉您家公子,失了分寸才会如此慌乱,您先回去冷静下来,然后想想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既然殿下都这么说了,老臣心里也安定了几分。”

    得到了李诨的允诺孙承宗这一趟总算没有白跑。

    “陛下龙体有恙殿下代为处理政务,老臣因为一点家事就来打扰,实在是罪责难逃。”

    “孙大人也是爱子心切,您就安心回去等消息好了。”

    孙承宗又跪谢了几句这才由内监带着离开。

    被这一通打搅李诨也没了心思继续批阅折子,就传了驾出去透透气。

    往常有父皇在的日子,无论天气再好也总叫人不能畅快的呼吸啊。

    ——————————————————————————

    忙完了新年的祭典,张福兴这个常住太安城里的国师基本上也就能空闲下来。

    事实上张福兴这个虚名国师比起钦天监都有不及。钦天监起码还在编年历观天象,而道统正传的张福兴除了主持些祭典礼仪就只能靠跟一些朝中权贵讲经说法打法时间了。

    在哪儿都是修行,张福兴乐得自然也不去计较。

    大雪日第二天,服侍张福兴的道童刚一打开天师府的朱漆大门就看见有个无精打采还带着浓重的黑眼圈貌似整夜未眠的年轻人站在门旁。

    见府门一开年轻人就打着哈欠往里走。

    “先生您是谁啊,先生您不能创进来!”

    道童想去拦住年轻人,可那个年轻人摇摇晃晃就跟个泥鳅一样让人难以下手。

    “我是辑武司司值宋知命,你快去通报张天师,小心晚了要被罚抄写经书。”

    宋知命昨儿个在痩羊楼里抓了几个权贵家的公子,结果从下午开始一直到大半夜里都没能安生,那群入土半截的官老爷一看自家儿子被抓,那一个个都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宋知命实在招架不住那些老油条的聒噪,就跑了出来躲一躲。想来想去天师府倒是个不错的去处。

    道童一听这年轻人自报家门竟然还是个朝廷大员,也不管真假就丢下宋知命往院里跑。天师府除了张国师刚来那几天热闹了一阵,逐渐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冷落门庭,今儿忽然来了个自称是啥司值的人,那可得赶紧去通报一声。

    天师府后院的门厅里,宋知命被道童引到了这里,跟张福兴隔了一张四角桌分坐在蒲团上。

    “宋大人可是近来太安城里炙手可热的新贵,怎么会跑来咱天师府这等冷清的地方。”

    张福兴虽说看似木讷寡言,但却是个极为内秀之人,宋知命是近些年崛起迅速的后辈晚生,可天师府跟谁都谈不上有多深的交情,所以对于宋知命的突然造访张福兴还是选择了谨慎对待。

    “张真人可别说那些没甚营养的客套话,我是因为接了辑武司司值的位置有些事便必须去做,不过惹出来的麻烦也该我去应付,实在是心力憔悴就想着来张真人这儿清净清净,要是真人还来哄人的那一套,我可就走了。”

    在敦煌那会儿宋知命就跟武当掌教张铭钧打过交道,对这些修道人的个性也多少有些了解,于是张福兴就不去故意遮掩什么,有啥说啥反而能搏得好的印象。

    “宋大人直爽,是老道小人之心了。”

    张福兴呵呵一笑,给宋知命跟前的茶杯倒满了热茶。

    “几年前我在敦煌,跟掌教真人有过一段缘分,掌教真人在那时曾提点一二,知命受益匪浅至今感激。这次来找张真人除了借天师府躲一躲,还有件事。”

    “宋大人但说无妨。”

    “近日内监传出旨来,皇帝陛下龙体抱恙,由太子殿下暂时代为处理朝政,其实咱们的陛下并无大碍,而且陛下也不在宫里。”

    宋知命端着茶杯从天井里望向外面雪后湛蓝的天空,慢悠悠的说道。

    “陛下去了玉柱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