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择道(3)-第2/2页





    “那你也是过了初试门试的?”

    吕子皎粗粗给木三千讲完门试的缘由,木三千忽然就好奇吕子皎今年不过十二,那么照着初试门试,他怎么着都得三年前就来武当了。

    “不不不,不是。”

    吕子皎听完头摇的像是拨浪鼓。

    “我是山下村子里的孤儿,被人送上山的。初试没有参加,门试倒是参加了,之后就拜了师傅,跟师傅学八段锦。”

    “原来是这样。”

    木三千恍然大悟。

    “门试都是怎么个考法?”

    既然吕子皎是过来人,那么找他问清楚情况最为合适,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失了分寸。过不过的其次,到时候可不能丢了自己身为小师叔的脸面。

    “儒家极重教化,自孔老夫子便提倡有六艺,分别是为礼,乐,射,御,书,数,咱们道家呢讲究个自然无为,看重天赋慧根,所以门试就考文武两项。”

    “文武两项?怎么个考法,难不成文是吟诗作画武是校场对练?也忒俗了点。”

    一听吕子皎说文武两项,木三千自然就想到了近些年启元王朝那边,当朝首辅王明阳费数年之功开创的文试先河,让天下士子不分贵贱都能通过考试搏一个锦绣前程。

    “跟寻常意义上的文武两试不同,咱们考得很是简单。”

    吕子皎想到以前自己过门试时的情景,哈哈笑着说。

    “我那次参加门试,第一项是文试,题目就是我师傅出的,问何为道。”

    “何为道?”

    这题目出的也太笼统了些,木三千想了想觉得大师兄出这个题目不纯属难为人么。

    道家先祖留下经典无数,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圣人的《道德经》,其在开篇第一句便有言,道可道,非常道。

    要说题目考较的是对道家经典的解读,那么大师兄也太俗气了些,可要说通过题目显露出自身的思想境界,那也太难了点。

    “你是如何对答的?”

    木三千极为好奇,迫不及待的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