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山崖聚四方-第2/3页





    安渡山张铭钧等人到了崖前翻身下马,临崖而望往下约两三丈,隔着不远就连崖下面两个人说话都听得清楚。

    “算是吧,不过恐怕这才仅是刚开了个头。要知道人活一世大多是身不由己,各有各的苦衷。”

    “真人此话深得我心。”

    年过半百的安渡山听到后深表赞同。他这个异姓王看似威风八面,实则一步步走来更像是被无数双手裹挟着给推到了现如今的位置。

    人在江湖啊。

    “东皇师兄,你我二人不远万里赶来敦煌,不外乎都是为了亲眼看一看化龙一事,这天大的机缘谁都不愿错过。可是咱们在此争斗不休,继续耽搁下去莫说亲眼目睹化龙,恐怕就连龙窟入口都找不到。况且现在上面西河王安渡山也赶了来,你我就别再做鹬蚌相争的蠢事了吧。”

    山崖下面白衣青年握紧手中的纸扇跟对面的持剑人相互对峙,两人虽然争斗在前,但也早早的发现了有一队人马逼近。在西河州的地界上能大摇大摆的带着轻骑,除了西河王安渡山不做第二人想,于是两人就极为默契的停下手。免得一个不慎被西河王的人给双双扑杀,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宋兄所言有理。”

    站在对面的青衣剑客冷着脸毫无感情的说了六个字后就回剑收了气势,一看就是个性情寡淡的孤傲性子。

    “那个使剑的哥哥看起来硬梆梆的,跟红衣姐姐倒是挺般配。”

    木三千看着两人对峙觉得有趣,又瞧见青衣剑客面目生冷,就想起来用纱遮面的红衣也是这副模样,当下就脱口而出了。

    不过话音刚落木三千就开始后悔,红衣虽然藏在暗处,但随时可以释放冰冷的杀气,刚才木三千有意调戏的话一字不差的传进了红衣的耳朵,接着便有一股冷意传遍木三千的全身。

    “错啦错啦,下面那个简直跟木头一样,可绝对配不上美艳动人的红衣姐姐!”

    木三千见风使舵,翻脸真比翻书还快。

    “在下启元宋知命,见过西河王,此次前来敦煌是奉家师苏世玉苏监正之命出游历练,敦煌龙窟气运升腾,若是有缘能目睹化龙天象对日后晚辈修为进境必然颇有益处,那边的执剑人是东皇太一东皇兄,西蜀人士,方才我俩在此切磋,实在有失风度,还望王爷见谅。”

    启元钦天监监正苏世玉?原来那个言语圆滑的白衣青年是苏世玉的弟子,不过倒是没有想到西蜀那边来的竟然是皇族中人。

    “东皇太一见过王爷,见过张真人。”

    西蜀东皇作为世俗皇族,与其他王族所不同的是在于对待武功修为一事上。东皇可能是所有皇室中最为尚武的一个,东皇尚武且极为推崇剑道,相传西蜀先帝曾意欲拜宁逍遥为剑道老师,不过宁逍遥似乎对收徒弟一事并不太上心,所以宁逍遥是江湖大宗师里鲜有的独人一派,至今也没个传承。

    除了宁逍遥之外西蜀东皇对武当剑道也是推崇备至,东皇太一会认出张铭钧来也跟年少时曾跟随叔伯问道武当有关。

    “师傅那块青木头认得你哎。”

    木三千扯了扯师傅宽松的衣袖,指着山崖下的东皇太一对张铭钧说。

    “西蜀皇室向来重视武道,东皇太一曾于六年前跟随皇叔伯到武当虚心求教,因此认得。”

    张铭钧在旁跟木三千解释与东皇太一之间的渊源。

    “西蜀凭何而守,唯天险而已,东皇家的人本末倒置,不去治理万民反去练功习武,就算给他们练出几个剑仙又能怎样,失了民心早晚也会落得跟旧唐一样的下场。”

    安渡山撇撇嘴甚是不屑一顾,说话的时候似乎也不怕被谁听了去妄自议论,声音大的就算在崖底也听的清楚明白。

    “王爷说的是,不过本族积弊已深,非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扭转。”

    东皇太一在下面对安渡山的话反而表示赞同。

    “孺子可教,你叫东皇太一是吧,如果将来你能坐上西蜀的皇帝之位,老夫倒是愿意帮你一把。”

    被人直指弊病能够不卑不亢的虚心接受,东皇小子是个有些度量的人,安渡山对东皇太一瞬间多了些好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