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风雨十年



姜然目瞪口呆的时候,白雨揉了揉眼睛,“昨晚上没睡,主要是不想拖你后腿,但是吧,这个唱腔还是学的不伦不类的。”

“你先唱一段我听听。”姜然坐了下来,看了看时间,说道。

紧接着,白雨便自顾自的唱了起来。

倒是也别有些韵味。

白雨顺着京胡唱了一段之后,姜然微微点头,虽然距离专业的差了还很远,但是勉强应该能算上个小生唱腔了。

也是这场《玉堂春》用不到太多的小生嗓子,姜然才这么放心大胆的用白雨,玩儿嘛,只要是参透了人物,怎么演,都是一样的,不会显得突兀。

还是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嫌疑的,但是姜然倒是认为,戏嘛,就是演出来的人物而已,再加上有自己在,这场戏倒是没有那么难了。

唱罢之后,姜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了笑,“再学学。”

随后推开门走了出去,在楼下买了点早餐,等到回来的时候,父母两人也已经早早的起床,上了年纪,觉就少了很多。

“吃早餐了。”姜然扬了扬手中的包装袋,笑道。“吃完早餐,小雨先去睡会儿吧,等你起来我们去京剧院。”

白雨上嘴角轻扬,“你当我是猪啊,吃完了就睡。”

“你也可以睡醒了再吃啊。”姜然坐了下来,说道。

“那不还是一样。”白雨白了姜然一眼。

姜然将早餐递给二老。“你们先吃着吧。”

父亲看了一眼白雨,笑道,“小伙子还真是努力,精力旺盛啊,一晚上没睡,看不出来半点疲惫。”

白雨无奈,“叔,我就当您夸我了。”

父亲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白雨,“对了,我待会儿联系朋友,然后让他带你们去逛逛这城里城外。”

父亲摇了摇头,“我们俩自己逛逛吧,反正我们自己也是闲来无事,要是有外人的话,也会有些拘谨。”

想了想,白雨也就点了点头,“那也好,那就这样,我就先睡会儿去了。”

两人点了点头,白雨也就离开了。

姜然捏了一小块馒头放进口中,稍微咀嚼了一下,随后说道,“你们先把这里的地址记下来吧,然后晚上的话,无论在哪儿,都给我打个电话,我去接你们。”

“这怎么好,我们俩自己回来就行了,你去忙你的吧。”母亲连忙摆手。

“我俩也没有什么可忙的,那就这样吧,待会儿你们出去把我的卡绑上,现在都是微信支付,我卡里的钱,你们先用着。”姜然喝了一口水之后说道。

“那也行。”在母亲还未来得及拒绝的时候,父亲斩钉截铁的说道。

姜然,“......”

倒是不客气。

一两个小时过去,已经是日上三竿。

白雨伸着懒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叔叔阿姨都走了么?”

姜然点了点头,白雨微微颔首,表示了然,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喝了起来。

走过来坐到了姜然的身边。

“准备准备出发吧,长这么大,还没去过京剧院这种刺激的地方。”白雨笑道。

姜然点头,他倒是也知道,对于白雨来说,无论是唱戏,还是登台,都只是一个好玩儿而已,姜然也没有指望他能够真的走这条路。

毕竟这条路,走不通了已经。

上古的人物,在今朝,很难有人能够超越的了了。

无论是梅尚程荀,还是马谭张裘赵,在现代,想要再捧出这样的大角儿来,简直是太难了,或者说,是完全行不通的,只能凭借着那些受众,慢慢的积累,只要是实力还在,就能够感染一部分人。

无论是民国,还是开国初期,因为性质的问题,在那个年代,只能是走进剧场去听戏,没有手机,网络,电视,这些一系列的介质来传播。

现在的京剧,受到了来自所有现代文化的冲击,直接打蒙了,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传统文化。

总之,对于这条路,如果真的是唱出国门,还好说,毕竟国外愿意图个新奇来愿意花门票来买。

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了京剧这门艺术来花钱买票,再加上国家的扶持,每年往京剧院投上亿的资金来慢慢的休养生息。

也有人愿意为了学生去奋斗教学,更多的人则是将戏烂在肚子里,不是说没有市场,而是经历了当年的那十年之后,对于唱戏已经是死心了。

很多的老艺术家惨死在了那场浩劫当中,其中甚至就包括当年梅尚程荀之中的旬祖和尚祖,两位创立了一脉的老人,带着他们的艺术,带着对于洗清冤屈的无限希望,长眠在了这片土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