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神农尝百草,三界仙圣会



明玉离开常羊山送别昊天,上天入地,也只是用了很短的时间。

    但这么短的对于神农来说却很漫长。

    他再度来到常羊山,没有听到熟悉的琴声,这让神农有些失望。他在常羊山脚下驻足七日而后离去。

    之后,神农又来了两次。

    都没听到那琴声。

    他认为,山中的人也许走了。

    于是,在最后一次,神农怀着几分好奇与憧憬,登上了常羊山。

    果真没见到抚琴之人。

    正当其失落地要离去时,一位巫女出现,叫住了他。

    “见过前辈!”

    神农不是修士,但他见过修士。

    深山之中,飘然若仙的女子,想来也不凡。

    巫女交给他一宝。

    “这是替他送给你的,希望你能好生使用。”

    巫女说完,就示意神农可以下山了。

    她还要等他回来。

    神农注意到了巫女说的“他”。

    想来那便是自己一直想见的人了。

    神农接过宝物,恭敬一礼。

    “前辈赐宝,烈山之幸,敢问前辈名号?”

    巫女看了看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每每提到名号,她就想到了那个女人,就很烦。

    神农见此也敢多问。

    再度一礼,转身便离开了。

    巫女给神农的宝物名曰:赭鞭。

    神农持赭鞭走遍天下。

    见草木挥鞭,再以汁液辨草木寒热属性,性寒的装入左边,性热的装入右边口袋,他手中的鞭子沾染草木灵液,逐渐有了灵性,普通草木一鞭可辨,生出红光为热,生出白光为寒。

    神农以之辨草木驱虎豹虫豸。

    南方湿热多草木,神农一路向南,遇到陌生的草木止步辨认采摘。

    这一日,他在一处千仞绝壁之上发现了一簇从未见过的植物。

    山壁又高又滑,根本无法下脚。

    神农又不甘放弃,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搭建木架。

    神农踩着木架终于够到了那簇长在绝壁上的草。

    他搭建的木架以及木架所在之地被后人称之为神农架。

    神农的辛苦不足为外人道。

    神农的付出也不为人尽知。

    神农并未入仙道,他的路与伏羲不同。

    伏羲是要给人族开道,要给人族撑起一片天。

    他是人族的天皇。

    所以他的注定要高。

    而今这片天撑起来了。

    神农便能从容许多,他不用着急。

    人族中,凡人很多,生老病死饥寒苦厄,是他们的困境。

    以凡人之躯,深耕于大地,行走于山川,为人族谋万世之福泽,才是神农的使命。

    神农是人族的地皇。

    他的路,更加接地气。

    要能吃苦,也不怕吃苦。

    他是一个农忙在田里带着大家一起辛苦劳作,农闲如野人一般走进无人涉足的未知之地寻找谷物辨别草木的贤者。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又在土里为人族刨食的人。

    他需要以凡人之躯,尝遍人间诸苦。

    他大概也将会成为吃苦最多的一位人族共主。

    神农尝百草,吃尽人间苦。

    他多吃一点苦,人族就能少受一点苦。

    这是神农氏的初心。

    很伟大!

    ……

    昊天轮回,天庭的主宰换人了。

    这个变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鲜少有人注意,或者说注意到的人也不关心。

    如今天庭的权势,还没有达到三界闻召的地步。坐上那天帝宝座的,是昊天,还是玉皇,亦或者是别的什么人,都跟天地众生无甚关系。

    这个时代,天于众生而言还太高。

    但众生难知天高,十方神圣却不能不知,也不敢不知。

    有一天,他们就发现,久不关注的天庭变得不一样了。

    天帝换了,又好像没换。

    因为昊天之后有玉皇,同根同源的气息瞒不过有心人。

    可天庭是实打实的变了。

    变得更有威仪,更加铁血!

    天条加了很多,一条比一条严苛,一条比一条吓人。

    而随着一条又一条的天规确立,天也变得更加有序。

    但,这还不够!

    天帝宝座上坐的是玉皇大帝,行使天帝权柄的却是瑶池金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