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报应(4)



东街,绿袍汉子耿爷满头大汗的在街巷中穿行,自己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兰州七虎中,以他最为谨慎,也时刻关注着锦衣卫那边的动静。王奶奶前去告状时,他其实有看到,也偷偷跟着,林大人让那三个地棍过去时,他就感觉不妙,趁众人不注意,就静悄悄的闪开了。然后事态的发展急转直下,锦衣卫纵兵四处,到处捕杀青皮地棍,甚至动用火器与万人敌等巨器,让人心惊肉跳。

捕杀的锦衣卫缇骑更不管你有什么关系什么背景,看到后都一刀杀了,任你喊叫认识夏老爷,甚至典史吴老爷都没用,似乎他们的面子根本就不值一文钱。他们更肆无忌惮,打着胡虏细作的帽子,审讯都不审讯,当街就将你劈死,令人瞠目结舌,不知该如何是好。

话说这大明朝执行死刑其实非常的慎重,以前隋唐时期要三次奏请皇帝才能执行,本朝虽没那么离谱,但一样非常谨慎。若“立决”,要先经刑部审定,都察院参核,再送大理寺审允,而后三法司会奏皇帝最后核准。

若“秋后决”,更有朝审制度加以审核,反正这二者死刑都要经过中央司法机关和皇帝的审核批准。若判绞刑,那更是活命的代名词,就等于要变成晚几年执行,如果表现好就可以减为终身监禁,最终可能就做几年牢。经过弘治皇帝任用正人君子的仁政,此时法纪松弛,就是行刑前花大价钱搞个替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眼下这种看到就杀,就叫怎么回事?

耿爷开始还躲了一阵,若他这样机灵的青皮不是没有,但似乎锦衣卫对他们了如指掌,好象有专门查调三年五载似的,不管怎么躲,只要在城里,最后都被找出来杀了。耿爷看躲不下去,只得冒险上街,寻思自己与夏爷等人颇有交情,平日也孝敬多,苦苦哀求下,或许可以为自己想想方法。

实在不行,就当自首,认下往日罪名,让夏爷等人抓进监狱去。不管苦役流放充军,甚至绞、秋后决、立决等各种极刑,总要地方京中来来往往,有缓一口气的时候。这种胡虏帽子盖下来,看到当场就杀,让人说都没地方说去。想着夏老爷经常在“迎春楼”喝茶,耿爷乔装打扮后,就急急往“迎春楼”去。而此时“迎春楼”二楼雅座内,两个公差对坐着喝茶,他们听着外间动静,都是皱眉。二人都四十多岁样子,脸上有着横肉与肃杀,那是久在公门中的威严与气质,因为他们代表官府,代表法律,等闲百姓在他们面前都是颤抖。但此时二人坐着,恼怒又无法。

又听北街那边传来一阵铳响,一个公差一颤,就说道:“夏爷,可否要跟吴老爷说说?”对面的夏爷抬起手,铿锵有力的道:“敢为胡虏细作,该杀。”那公差忧道:“只是,街面上的泼皮都被杀光了,谁为我们办事?”夏爷微微一笑,端起茶盏,他左脸颊上有一块伤疤,笑起来就有些狰狞,他说道:“无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青皮无赖地棍,总会有的。田捕头,关键我们这差事在,位子在!”

对面的田捕头一怔,就若有所思,确实,差事在,位子在,攀附的小喽啰就不用担心,特别对他们快班来说。宁夏府不大,快班正役也不多,共只有一百六十人,分由四个班头统带,平日两班在外巡逻,两班在衙内坐镇。因为快班主要职责是传唤拘提被告、缉捕盗贼凶犯、管押招解人犯诸事,又叫捕快,几个班头又称捕头,四班中还有一班是马快,捕头就是眼前的夏世银夏爷了。

当然,此时各衙积弊深重,快班正役是不多,但除了正役,还有帮役、白役、挂名衙役等几类。宁夏府衙倒没有帮役,挂名衙役也不多,毕竟小地方没油水,没前途。但白役就很多了,每个经制正役下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白役跟随效力,没名没份,全靠勒索讹诈,威逼良民过日子。

相比皂班、壮班,快班确实油水多,比如传唤,就有鞋袜钱、车马钱、舟车钱、酒食钱,拘提有解绳钱、解锁钱,就是审讯都有到案钱、带案钱、铺堂钱、铺班钱等等。名目极多,靠着各类“小费”,快班正役就算每年工食银不过六七两,马快多些,十二三两,但几乎每个正役,都可以在宁夏府下辖的县城内置大宅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