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巡检



和知府张柏风又说了几句官场的客套话,林平之婉拒了张柏风的家宴,开玩笑,林平之还是知道自己的分量不足以让一个知府宴请。虽然有了赠书的情谊,但是一顿饭就轻巧的还了这个难得的人情,那就太亏了。他也知道,张柏风未必相信自己真的与他的恩官有旧,不过也未必不信,毕竟锦衣卫打听不到他和刘燧之间的关系。

刘燧,字士约,号大安,湖北麻城人。成化十六年举人,弘治三年三甲五十名进士。授江西丰城县令,恺悌果断,兴学育才,县好淫祀,首毁之,以正民俗。自守猬介,不私一钱,征敛有方,奸胥巨滑异迹,述职为江右第一。而张柏风当时在丰城为六部文案的一个吏员,因家中贫寒多受刘燧照顾,后因被丰城主簿栽赃险受牢狱之灾,多亏刘燧明察秋毫惩治了主簿救了张柏风一命,随后又大力推荐给江西分宜县任知府的好友,在分宜任主簿,后来一路高升才有了今天一府之尊的地位。这一切凭如今锦衣卫的能力是无法查之的,毕竟现在的锦衣卫已经今非昔比,只能查到他在建德任县丞的事情,这些事情也许文官知道,但是文官和锦衣卫是天然的敌对关系,断不会告知锦衣卫这些。不过好在林平之在江西还有一个好友唐寅,获知林平之到宁夏府任职后,唐寅将自己所知道的宁夏府文官的事情全部在信中告知了林平之。

林平之获悉后,立刻行动,偏偏刘燧死后家道中落,儿子又是个败家子,这本文集也就被林平之二十两银子买了下来,没想到今日大派用场。刘燧此人为人方正,又是个能臣,这样的人所看重之人,也许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必然有其可取之处,这也是林平之肯花二十两银子买一本破书的原因,今日看来,这个张柏风还是懂得什么是知恩图报的。当然,这些只不过算是敲门砖,让自己和知府可以搭上线,但是真的让他帮忙做事,还是要看自己的手段,否则就算刘燧复生也是狗屁用没有。

回到卫所,只见王宽依然跪在那里,只是上身赤膊,后背上一片血肉模糊。林平之看了一旁的马华,淡淡的道:“带他下去医治疗伤,以后实心用事,本官现在回堡,尔等好好照看卫所。”说罢点齐人马飞马出城回奔李家堡。

回到李家堡已经是掌灯时分,王家驹一直在堡口等待,见林平之一行回来,方才松了一口气。回到府邸后,众人边吃边谈,今日的事情虽然了解,但是粮米之事依然没有解决,林平之自知其中必有人从中作梗。王家驹最近一直也在四处打探,最后总算查明,原来是巡检司搞的鬼。

巡检司始于五代,盛于两宋,金及西夏也有类似设置。蒙元因宋金遗制,所设巡检司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另有京师、沿海、蛮夷地区的较特殊形态。在蒙元官署中,巡检司是品秩最低的一种。

大明开国太祖洪武皇帝早在称帝之前便开始设置巡检司,如白马渡巡检司、江夏县浒黄州镇巡检司、武昌县赤土矶镇巡检司、金子矶镇巡检司、白湖镇巡检司等。此后的至正乙巳年和至正丁未年,在太祖统治区内都设置了数目不等的巡检司,如岳州府属华容县明山古楼巡检司、黄家穴巡检司,武昌府属江夏县金口镇巡检司、鲇鱼口巡检司,黄州府属黄梅县清江镇巡检司、新开镇巡检司,广济县马口镇巡检司,江西九江府彭泽县马当镇巡检司等。

洪武元年以后,全国各地普遍、大量设置巡检司。洪武六年正月,一次设置江南上元等县寒桥等37处巡检司。

洪武十四年四月复置直隶太平及广西桂林等府州县巡检司30余处。检阅地方志中的巡检司记载,许多州县的巡检司都设置于洪武年间,如江西九江府七处巡检司中有六处建于洪武年间,其中五处建于洪武元年。湖广常德、岳州等府的巡检司亦大多置于洪武年间。

巡检司尽管品秩不高,在地方事务中却占有重要地位,是朝廷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朝廷有里甲制度、里老人制度,但是,对于外出特别是在路途中、处于流动状态的人口的控制,却力不从心。那么,巡检司制度正好解决了对流动人口进行全面有效防控的问题。至于地僻人稀未设里甲的地方,巡检司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关于巡检司的作用,洪熙元年四川顺庆府蓬州老人度智明之言可供参考,他说:“本州人民稀少,东接营山、渠县,南抵广安州。洪武间本州设巡检司,后革罢。累被强贼劫掠,居民星散,不能御盗,乞仍设巡检司,除授巡检,于附近州县佥弓兵缉捕,庶得盗息民安。”其二,与卫所制度相关联,是卫所制的补充军事力量对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可是,正规军队的数量毕竟有限,卫所不可能遍布广大乡村。巡检司制度弥补了卫所制度之不及,成为国家发挥暴力作用的重要补充,更何况巡检司置撤灵活,巡检司弓兵又无需国家财政供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