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犯罪侧写



  县衙殓房是个紧靠山墙的半地下室,通风窗进来的一丝丝风,瞬间被阴冷的空气凝固,豆油灯散发出的光亮颤抖着,似乎随时都会熄灭。

  众人步入殓房,都忍不住打个寒噤。

  只有韩岳淡定的走到一口薄皮棺材前,推开盖子,就见到了杨二嫂的尸身。

  三天前还笑眼盈盈的俏寡妇,此时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生命的迹象完全消失,皮肤呈死灰色,遍布大大小小的伤口。

  脖子一道深深的淤青,分明是双手掐压的痕迹,淤青两侧散布几处指甲抠划出的伤痕。

  “韩升过来看,死者脸部青肿,嘴唇乌紫,眼球凸出,”韩岳边说边翻开尸首的上眼皮,“注意,眼睑结膜上有针点状出血,这是窒息死亡的特征。”

  可怜的小书童两条腿直发抖,还是强撑着走过去,两只手死死抓着棺材边儿。

  被韩岳翻开的死者眼睛,此时已经角膜浑浊,像死鱼眼似的,毫无生气的盯着韩升,叫他心跳得如同擂鼓,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别害怕,”韩岳轻轻拍了拍小书童后背。

  “呼~呼~”,韩升喘着粗气,勉力观察了一下,果然死者的眼睑结膜有星星点点的出血点,于是他很费力的点了点头,脖子都快要僵住了。

  韩岳又抓起尸首的手仔细看,“再看手指甲,有紫黑色的紫绀,显而易见的生活反应。”

  韩升松了口气,不跟死者那双浑浊的眼睛对视,感觉轻松多了。

  韩岳又吩咐老仵作把灯拿过来。

  老仵作手脚稍微慢了点,张捕头一把抢过油灯,双手捧着,满脸讪笑的替韩岳掌灯。

  方才听韩岳教导书童,张捕头这几位早听呆了。

  几个老捕快在门外窃窃私语:

  “啧啧,咱们张捕头也算老公门了,这还替韩相公当掌灯小厮。”

  “你记得九年前轰动天下的楚宗案?那位东厂档头的手段也不过如此,韩相公似乎还更胜一筹。”

  尸身面、颈、胸遍布刀痕,韩岳借着灯光仔细观察。

  首先,这些刀口既有单刃划伤,又有戳刺,形状符合现场找到的剪刀。

  其次,伤口豁开程度有限,流血少,没有形成血痂,也就是生活反应不明显,证明受害者是濒死状态或刚死不久被戳刺的。

  最后,死者双臂只有挫伤、扭伤,而没有对抗剪刀的抵抗伤。

  韩岳仔细观察创面和血迹,长长的吁了口气:“张捕头,死者身穿的衣物,都在现场找到了吗?”

  张捕头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外衣外裤都被扒下来甩到了床脚,只有死者身上被扯开大半的肚兜,沾到少量血迹。

  那么,确定无疑是死后伤,而且未经伪装。

  “能不能解剖验尸?”韩岳问道。

  张捕头大惊失色,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韩相公万万不可,未经苦主家允可,残毁他人尸身,杖一百、流三千里啊!”

  既然这样,韩岳也就不为己甚了,现在的验尸以尸体表面检查为主,反正掐死的特征非常明显,解剖也无非是心脏外膜下出血、舌骨大角折断。

  以目前掌握的线索,已经可以利用情景重现的方式心理代入,给凶手做一个初步的综合侧写。

  韩岳站在囚室中,思维已经飞到了想象出来的小院:初夏天气,午后阳光微暖,已经过了饭点,位于小巷中的小店,这时候没有顾客,磨豆腐需要早起,杨二嫂应该是带着点午后的困意守在店中……

  凶手是熟人,至少有过一面之缘,杨二嫂对他不加戒备,甚至为他沏上了茶水。

  凶手作案前并无准备,在店中就和受害者发生了矛盾冲突,摔碎了茶碗。

  此时杨二嫂气冲冲的从店面走回了后院,她没有直接在店面中与凶手搏斗,而采取了回避的方式,似乎说明她对凶手的警惕心并不高?

  凶手追上去,与杨二嫂在院中纠缠。

  杨二嫂回房间,应该是想把他关在门外,却被凶手大力推开房门。

  这时候作为受害者无论如何也该呼救了,可码头成百上千力夫震耳欲聋的号子声,盖过了她的呼救。

  凶手和杨二嫂纠缠多时,之后又用绳子捆绑,说明凶手控制力较差,体力较差,应为青少年或老年;考虑本案里头和性有关的因素,以及凶手性格冲动不计后果的特质,青少年作案的可能性较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