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陛下,才是最憋屈的人啊···



    “没到时候?”

    “太子这话,究竟是······”

    短短不数日,太子刘胜真对匈奴人的态度,便以长安为中心,迅速朝四面八方散播开来。

    倒也不是说整座长安城,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太子宫、放在了刘胜的一举一动上;

    而是因为此番,匈奴人再度入侵汉边,相较于过往这些年,实在是有些‘非同寻常’······

    “这些年,匈奴人虽也是岁岁叩边,但自先帝继位之后,已经很少大举南下了;”

    “虽说每年秋后,边地都有零散的匈奴骑兵出没,但大都是少则十数、多则数十人而已,极少听说有百人以上成群的匈奴胡骑。”

    “也不知今年,这是怎么了?”

    东市外的茶肆,八卦党们本能的聚在了一起,又极为自然的聊起了最近,发生在北方边地的事。

    而在这样的日子,还能有空聚在茶肆、还敢说起这些事的人,不说有多么滔天的背景,也至少是有一些消息渠道的。

    这不:有人一发问,立时便有好几个人激动地跳起,显摆起自己‘掌握更多信息’的优越感来。

    “嗨~”

    “可不就是去年,关中大丰收,匈奴人又在年初的冬天遭了白灾嘛~”

    “——自己过的紧紧巴巴,全年都吃不上一顿饱的;”

    “又听说俺们汉人粮米富足,那些个披发左衽、率兽食人的胡蛮,还坐得住?”

    “牛羊掉膘,婆娘不下奶,娃儿饿的哇哇哭,可不就盯上俺们汉家了嘛······”

    嘈杂中,一大汉佯做洒脱的一番解读,顿时引得在场众人连连点下头。

    去年的关中,确实迎来了最近十数年最大的一次丰收。

    至于原因,自然是前一年,关中全面积、大范围‘歉收’,也从某种程度上,保留下了田地的不少肥力。

    根据内史、御史大夫等属衙的汇总:关中去年的整体平均亩产,竟达到了足足四石一斗!

    按照太祖高皇帝‘赐民户田百亩’的标准,平均算下来,关中每一户农户,去年都收获了四百一十石米粮。

    三十税一的税率,便是十三石多、不到十四石的农税;

    再加上每‘丁’四十钱,也就是折合接近一石粮食的口赋。

    毫不夸张的说:去年,关中百姓的整体平均净收入,达到了三百九十石粮食以上!

    相较于吴楚七国之乱爆发的天子启新元三年,户均一百多、不到二百石的净收入,足足翻了一倍不止!

    如此丰收,若是放在往年,虽然也足够让人高兴,但考虑到‘谷贱伤农’之类的因素,这场丰收给农户带来的利好,其实也非常悠闲。

    但在今年,情况却明显不同了。

    ——前年秋收之后,尚还没有获封为储君的刘胜,奉命负责粮价平抑一事;

    之后,刘胜顺理成章的推出了治粟都尉,并制定了‘少府掌治粟都尉,对关中粮价进行宏观调控’的大政。

    在当时,农户们大都还以为:刘胜这一手治粟都尉、宏观调控粮价,单纯是为了不让粮价暴涨,给粮价划定一个上限,免得百姓吃不起价格暴涨之后的高价粮。

    而在今年,迎来全面大丰收,又随即开始为‘谷贱伤农’而担忧起来的关中百姓,才总算是明白了治粟都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官署;

    宏观调控粮价,又是多么有利于穷苦农户的善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