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陛下坠马!



    梁王刘武离开长安,宣示着这一次的‘争储’危机,暂时画上了句号。

    而这次危机的最终结果是:坚定不移的天子启,和犹豫不决的窦太后各退一步;

    ——天子启的妥协,是不再逼迫窦太后‘速立太子’,而是同意暂时搁置此事,给窦太后一段时间考虑;

    而作为交换,窦太后以‘梁王离京’的举动,来委婉的告诉天子启:我不是非要立梁王,我只是还没有下定‘不立梁王’的决心······

    得到窦太后的这个表态,再加上梁王刘武,也确实如窦太后承诺的那样,在秋七月上旬离开了朝堂中枢,天子启,自也是暂时安下心来。

    毕竟先前,天子启急于册立储君,就是因为叛乱刚结束,窦太后便急不可耐的强召梁王刘武入朝;

    这让天子启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再不立太子,就要被逼着立太弟了’的紧迫感。

    但随着梁王刘武正式启程,离开长安,天子启心中的紧迫感,自也就随之消逝;

    给母亲窦氏一点时间考虑,或者说是‘下定决心’‘做好心理建设’的时间,完全是天子启力所能及,也乐得如此的事。

    因为对于天子启而言,此事最好的结果,是站着!把钱挣······

    咳咳咳······

    此事最好的结果,是在不影响东、西两宫友好关系,皇帝、太后母子和谐的前提下,把储君给立了。

    既然最终,母子双方都愿意各退一步,暂时将此事搁置,天子启自也乐得享受这难得,而又短暂的闲暇时光。

    到秋七月中下旬,随着秋收越来越近,长安朝堂,也逐渐开始陷入忙碌之中。

    可即便是在这朝野内外、有司属衙,都忙得脚不沾地的关键时刻,天子启也依旧出现在了上林苑。

    因为‘册立储君’一事暂且搁置,并不意味着诸公子封王一事,也同样要被搁置。

    所以,随天子启一同出现在上林苑的,还有即将封王的九位公子,以及这九位公子的生母——栗姬、程姬、唐姬,以及贾夫人。

    说得更准确一些:这,是一场秋狩。

    是这兄弟九人中的其中八人,在封王就藩之前的小考;

    是这即将封王就藩的八人,与手足兄弟、亲身生母最后团聚的机会。

    同时,也是天子启,最后训戒这八位准诸侯的家庭聚会······

    “曾经的吴国,肩负着防备南越赵佗、戒备岭南诸越的使命;”

    “现在,吴国虽然没了,但也有了你的江都国,来替代曾经的吴国。”

    “——做了我汉家的江都王,你,就要肩负起曾经,由吴王刘鼻肩负的使命。”

    上林苑,秋狩场外。

    带着九个儿子、四个姬妾,落座于一片平坦的开阔地,天子启神情庄严的做下交代;

    而在天子启的‘训戒’结束之后,皇五子刘非便严肃的点下头,对天子启拱手一拜。

    “父皇的训戒,儿臣谨记于心!”

    交代完老五刘非,天子启便稍侧过头,目光刚触及老六刘发,眉宇间,便立时涌上些许愧疚。

    “长沙国,土地狭小、人口稀少,土地也比较贫瘠;”

    “但吴氏长沙王绝嗣之后,总得有人,去做我汉家的长沙王。”

    “——去了长沙国,老六,也同样要防备南方的赵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