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将’相和



    天子启新元三年,春三月甲子(初一),天子启亲登北阙,明告天下:于叛逆作乱之贼,当深入多杀为要!

    在后来的史书上,这封诏谕,也被称之为:孝景甲子诏谕、甲子讨贼令。

    甲子讨贼令的颁布,同样也意味着这场由吴王刘鼻首倡、楚王刘戊跟随,齐系四王争相响应的叛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从这一刻开始,天下万民,众志成城!

    ——朝野内外,初了‘除恶务尽’,便再也没有了第二种声音!

    在天子启这份《甲子讨贼令》的号召下,全天下的人,都就此次叛乱达成一致;

    吴王刘鼻,是乱贼!

    刘戊、刘卬等,皆为贼从!

    每一个投效于刘鼻、刘戊麾下,向朝堂大军举起刀剑、架起弓弩的人,都是罪不可恕的贼寇!

    而在这些以下犯上、起兵篡逆的乱臣贼子面前,天子启,寸步不让!

    “好啊~”

    “好······”

    当日下午,黄昏时分,长乐宫,长信殿。

    气色萎靡的丞相申屠嘉,在刘彭祖、刘胜兄弟二人的陪同下坐在东席,强自打起精神,望向上首;

    而在师生三人对侧的西席,内史晁错则五味陈杂的低着头,不知是无颜面对殿内的哪一个人。

    ——也有可能,是无颜面对殿内的每一个人。

    上首的御榻之上,天子启面带微笑,陪坐在窦太后身旁,将今天发生的所有事,都一字不落的讲给窦太后听。

    至于天子启身旁的窦太后,则随着天子启一句句事无巨细的叙述,而连连点下头;

    待天子启说完,又温笑着点点头,连道几个‘好’字。

    “这才算有点皇帝的样子了;”

    “——对乱臣贼子,怎么可以退让呢?”

    “当然应该降下雷霆之怒,让天下人都知道:刘氏的皇帝,对百姓,能有圣人般的好心肠;”

    “但对逆贼,也同样能有赶尽杀绝的决心!”

    略带狠厉的几句话,只引得身旁的天子启连连点下头,又道出好几声‘母亲教诲的是’,窦太后才稍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就是可惜,让袁盎做了使者,去劝刘鼻老贼迷途知返······”

    “唉~”

    “刘鼻,是不可能迷途知返的;”

    “袁盎,只怕也是回不来了······”

    听闻窦太后此言,天子启只又微微一笑,稍沉吟片刻,便开口解释了起来。

    “中大夫袁盎,曾经做过刘鼻的吴王相,多少算得上是刘鼻的‘熟人’;”

    “至于德侯刘通,更是代顷王刘喜的另一个儿子、刘鼻唯一的亲弟弟——德哀侯刘广的子嗣。”

    “让这两个人分别以太常、宗正的身份,作为正、副使,去劝刘鼻迷途知返,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如果连这两个人,都无法劝说刘鼻的话,那这天下,恐怕也没有其他人,能劝说的了刘鼻······”

    嘴上说着,天子启也不忘小心打量起窦太后的面容;

    确定母亲窦太,后没有因为袁盎出使而对自己生出不满,天子启才稍安下心来,继续说道:“而且这两个人,一个是刘鼻的故交,一个是刘鼻的亲侄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