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2袖清风申屠嘉



“你去广明殿告知贾夫人,就说是老夫说的:二位公子于诏狱中,安然无恙;”

“至于二位公子下诏狱······”

“嗯,也只是陛下一时气急,不三五日,便可获释!”

“——记住!”

“——绝不可提及公子胜的伤势!”

诏狱之外,烈日当头。

对身前的仆从沉声做下交代,申屠嘉又递出一块玉牌,便转身望向另一侧的亲兵。

“你去长乐,代老夫······”

“不!”

“代公子胜,向太后问安!”

“若太后问起公子为何不亲自前去,你就告诉太后:公子身陷诏狱,不便亲身前往。”

神情严肃的做下交代,待那仆人、亲兵分别向两个方向小跑离去,申屠嘉这才深吸一口气,将双手负于身后,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公子居然说,太庙的墙,是陛下让晁错去挖的······”

“骇人听闻。”

“骇人听闻呐······”

在心中发出一声感叹,便见申屠嘉神情满是萧瑟的摇头叹息一番;

又在诏狱外驻足片刻,申屠嘉才终是深吸一口气,朝着不远处的马车走去。

“君侯。”

见老仆迎上前来,本欲上车回府的申屠嘉身形一滞,若有所思的回过身,看了看诏狱外,那几名装作没看见自己的狱卒。

又纠结良久,申屠嘉才回过身,从衣袖中掏出一个小布包,重重拍在了老仆手上。

“我听说,凡是进了廷尉大牢的人,只要没有给狱卒好处,就必然会被刁难;”

“就算最终无罪释放,也从来没有人,能从大牢里安然走出。”

“你拿着这块金子,去找狱掾打点一番,也好让二位公子,能少受些刁难。”

神情颇有些凝重的道出这句话,申屠嘉只觉胸前愈发憋闷了起来,便不由自主的伸出手,将衣襟扯送了些;

而在申屠嘉身前,那老仆却是痴楞的看向手中的金块,面上满是匪夷所思。

——若要说当今汉家,谁人堪称一句‘两袖清风’,那除了申屠嘉,恐怕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了!

相比起大公无私的申屠嘉,就连专门负责纠察官员的御史大夫官员,也没有谁敢拍着胸脯说一句:本官从来没收过贿赂!

没办法;

想当年,先帝刘恒在位之时,作为先帝潜邸心腹的将军张武,便曾因受贿而被举发。

此案一出,长安朝堂顿时人心惶惶,公卿百官人人自危,恨不能将自己收过的贿赂,立马丢去渭水流走!

但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对于受贿的将军张武,先帝非但没有怪罪,反倒是又赐下了五百金;

有人问先帝: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张武受贿,陛下难道不应该惩罚他吗?

对这个问题,先帝刘恒给出的回答是:张武受贿,肯定是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却无法通过正当的途径解决;

所以我给他赐下五百金,他以后不缺钱了,也就不会再受贿了。

而且他犯了错,如果我惩罚他,他就会心怀怨怼;可我赏赐他,他就会因为自己收受贿赂的举动而感到愧疚。

这样,以后再有人向张武行贿,张武愧疚之下,也就不会再收受贿赂了······

文帝这样的回答,自然是为自己赚足了名声,却也为日后的官场,埋下了不小的祸根。

——得了先帝赏赐的五百金,张武到底愧不愧疚,恐怕只有张武自己知道;

但毋庸置疑的是:张武社死了。

经此一事,张武彻底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并从此逐渐淡出了朝堂中枢。

而这个事件,对汉家官场带了的真正影响,则是在此之后,别说是朝中公卿,又或者是地方官员了,就连宫里的宦官收起贿赂,也都开始明目张胆起来!

至于原因,自然是先帝刘恒,在张武受贿一案中的态度:非但不惩罚,反而要以厚赐‘养其廉’。

这样的大环境下,贪污,或许没太多人敢;

但受贿,却也早已是官场的常态了。

也正是在这样混浊的大环境下,身居丞相之位的申屠嘉两袖清风,才显得那么的难能可贵;

而此刻,亲眼看到从不曾受贿、行贿的自家君侯,居然吩咐自己去‘打点’诏狱的狱掾,也就是典狱长······

“君侯何至于此?”

“若是担心二位公子,君侯完全可以私下里托付廷尉,于二位公子关照一二;”

“但若是行贿狱掾的事,被君侯的那些‘故人’知道了,君侯这大半辈子的清廉名声,不就晚节不保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