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薛岳的决心



    整个南浔战场局面陡转之下。丸山支队奇袭岷山阵地薛岳始料未及,冈村宁次用这支奇兵直接将了薛岳一军。

    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薛岳想起了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他决定调第七十四军迎击吉住良辅的第九师团,夺回岷山阵地,掩护金官桥大军南撤。

    俞济时第七十四军是标准的嫡系,是**“王牌中的王牌”。

    这支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中屡建奇功。

    第七十四军军长俞济时,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一位身份极为特殊的人物。

    俞济时,1904年生,浙江奉化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多家史料言之凿凿,说俞济时是蒋委员长的亲外甥。因了这层特殊关系,在国民党军界,俞济时为人骄横跋扈,目空一切,世人皆让他三分。

    俞济时,这位国民党军中的小字辈,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和耀眼的政绩,却是一位人人都不敢得罪的特殊人物。

    有关俞济时与蒋委员长特殊的关系及其骄横跋扈、目空一切的为人,薛岳早有耳闻。

    若是换了别人,有这样一个人统领着一支这样的军队由自己管辖,可大做文章,若是操作得当,还可以此为特殊通道,接通官场金字塔最顶端的祥瑞之气,从而为自己日后的晋升作铺垫。

    可薛岳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难当头,正是军人舍身成仁、报效国家的时刻。战场上从来就是血与火的较量,比的是胆识、勇气和实力,而不是乌七八糟的背景、裙带关系或是其他别的什么。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深多硬的背景,你既然带兵了,大敌当前,你就得给我上!你就得舍身拼命为国效力!在薛岳的词典里,似乎从来就没有“价钱”和“情面”这样的词语。

    九江失守后,薛岳对南浔线一带的防守作了周密的布局,滴水不漏。既在南浔线正面战场的各个险关要隘处布防了重兵,又对自己的侧背和后方有所防范。

    俞济时第七十四军这支劲旅,就是薛岳特意留在后方作预备队,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时使用的。

    久经沙场的薛岳,深知作为一位成熟的指挥官在指挥作战时,不留预备队无疑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薛岳二话没说,拿起电话,接通了俞济时第七十四军指挥部,直接向俞济时下达命令:

    判断由瑞昌南下之敌不过千人,着令五十一师派兵一团,推进至洪家山、天师凹、含德瑞公路至毛草坡一线,对通往瑞昌小道,确实占领,拒止敌人东进金官桥。

    对于薛岳的命令,俞济时不敢怠慢,他火速派兵一团向前推进。

    谁知这个团刚一开上去,就与丸山支队遭遇,双方刚一交火,该团一触即溃,撤了回来。

    消息很快传到鸭咀垅,薛岳不由得暗暗吃惊。论俞济时第七十四军的战斗力,虽说只是一个团,但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击。

    薛岳这才如梦初醒,是自己低估了吉住良辅第九师团丸山支队的兵力。当时,薛岳还不知道当面之敌竟是日军常设师团的一个旅团!

    当天下午6时,薛岳再次向俞济时下达命令:

    着五十一师,即派出一旅,务于艳日晚进占鹅公包、岷山之线,确实据守洪家山、郭家冲、岷山要冲之地,并努力扫荡窜据皇天脑、杨坪山、北极峰一带之敌,掩护我金官桥一带欧震第四军、李汉魂第六十四军、李玉堂第八军之安全。

    俞济时接令后,火速向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下达命令,王耀武接令后,命令一五一旅旅长周志道率部前往岷山增援。

    当时,王耀武第五十一师因构筑德安外围防御工事,驻地分散,周志道接令后,令302团先行出发,151旅旅部及301团亦于当夜出发。

    但在向岷山阵地行进途中,因川军王陵基第七十二军混乱无序的溃退,阻塞了原本已被彻底破坏的道路,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熙熙攘攘、拥挤不堪,因而导致周志道第151旅行动十分缓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