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951年两则新闻报道



好莱坞时报

        1951年9月13日

        头版

        《格雷科深陷记者车祸风波》

        通讯作者:玛拉·米尔斯

        半个月前,一位年轻记者在追逐门罗·格雷科的途中撞上了橡树。他被甩出车外,当场死亡。直到今天,这位电影明星仍在这起事故造成的黑色漩涡中越陷越深。

        在事故中死亡的年轻人名叫马丁·哈尔科夫,生于布鲁克林,半年前刚刚成为记者。据他的家人回忆,来到好莱坞后,马丁一直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对于这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行踪神秘的门罗·格雷科是个绝佳的目标。

        8月28日傍晚六点半,门罗·格雷科从家中启程,参加朋友举办的聚会。哈尔科夫盯了他两个月哨,一无所获。这天,这个年轻记者和摄影师莱纳德·斯科特在位于日落大道的比泰家印尼餐馆吃晚餐。和同伴告别后,他发现门罗的车正好从眼前驶过,便立刻激动地跟了上去。

        时值雨夜,门罗·格雷科朝劳雷尔丘驶去。发现哈尔科夫后,他以稍快的速度行驶,试图甩掉这名记者的跟踪。格雷科拐过一个急弯道,但来自纽约的哈尔科夫并不像格雷科那样了解道路,他不知道这个转弯究竟有多急。一声巨响,汽车撞上了一棵巨大的橡树。

        事故发生后,格雷科冲进一家农舍叫救护车报警。一刻钟后,急救医生赶到现场,宣告了马丁·哈尔科夫的死亡。二十分钟后,警察来了,媒体蜂拥而至,拍下许多照片。

        在两天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洛城警局理查德·维克警长发表了警方的调查报告。警长强调,此次事故的责任不在门罗·格雷科先生。他完全尽到了警示对方以及在事故发生后实施救治的义务,夺走马丁·哈尔科夫生命的是恶劣的天气,陌生的道路和疯狂的狗仔队文化。然而,警长的发言不仅没有平息公众的怒火,反而使事态愈演愈烈。

        门罗·格雷科不是第一次引发危险事件了。他的影迷曾在光天化日之下殴打餐馆老板,就为了抢走他使用过的餐具,也曾因为电影放映故障砸毁影厅。《漫长炎热之夏》上映后,肯塔基州一位少女因接受不了他在影片中的死亡而试图自杀。《天堂以往》使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飞车党文化愈演愈烈,不少学生模仿他的举止,穿上皮衣,逃离学校,午夜飙车,毁坏公共设施,引发居民的恐慌。他那无所事事,四处乱搞,不服管教,反抗权威的生活方式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引发了教育专家的担忧。

        在发布会上,马丁的母亲莎拉·哈尔科夫悲痛欲绝。她说:“我们深深地明白,马丁要为他自己的命运负责,他太年轻,太冲动,不知道死亡随时可能降临。”接着,她举起一张事故现场的照片,马丁的尸体凄惨地趴在地上,看上去是那么瘦小可怜。一旁的格雷科则英俊潇洒,衣着光鲜,正十分镇定地和警察说话,神情漠然,没有分毫悲伤。哈尔科夫夫人哽咽着说:“但是,我不愿意在银幕上看到这个冷漠无情,缺乏人性的男人。他是否为马丁祈祷过?他的良心有没有受到一丝谴责?他可以继续过他那奢侈放荡的生活,但我的儿子却再也没办法坐下来,和我们吃一顿简单的晚餐了。”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门罗·格雷科必须为马丁·哈尔科夫的死付出代价。上星期,在米高梅公司大楼外爆发了三场抗议,呼吁抵制格雷科的电影,要求他离开好莱坞,退出电影业。据称,他的片约大幅减少,连几部早已定下由他主演的电影都临时改变了人选。当本报记者致电格雷科的经纪人时,对方一言未发地挂断了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