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背信弃义(下)



    而反观中原地区,从朱元璋死后就没有消停过。

    首先,建文帝登基,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整整打了四年。

    朱棣登上皇位后,先是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接着开凿大运河,五征漠北,三定安南,中原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三十年前白莲教那场叛乱,不就是因为忍受不了官府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再加上天灾,才会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朱棣死了之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挂了,之后是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登上了皇位。

    明宣宗朱瞻基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在他当政时期,百姓总算是过上了安稳日子。可惜的是,朱瞻基死的早,当了十年皇帝就挂了,接下来的皇帝就是朱祁镇这个败家子了。

    中原地区是很富饶,但再富饶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云南地区虽然贫瘠,但沐家几任家主全都是文武全才,德才兼备之人,境内虽然也有战乱,但规模很小,基本上对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正所谓此消彼长,若是说朱祁钰心中对沐王府没有忌惮,但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沐王爷突然暴毙,有资格继任云南王位子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沐王爷一岁的儿子,另一个是沐王爷的堂弟沐僖。

    朱祁钰想要稳定住云南的局势,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支持沐王爷的儿子。

    因为一个一岁的孩子,不管是在威望上还是能力上,都无法对朱祁钰产生威胁。要是让沐僖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当上云南王,那朱祁钰肯定寝食难安啊。

    沐总管的话让梅妙灯恍然大悟,然而与此同时,在梅妙灯心里又多出了一个疑问。

    “既然皇上支持我们,为什么不下圣旨昭告天下,让我儿继承王爷的爵位?”

    听到这话,沐总管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一脸严肃的说道:“因为皇上担心一旦下旨,沐僖会铤而走险,直接起兵反叛。我刚才去过杨大人那里,杨大人亲口告诉我,等三省叛乱都镇压下去后,朝廷大军就驻守贵州和云南的边界。到那时,皇上就会下圣旨昭告天下。沐僖若是肯奉旨也就罢了,若是他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驻守在贵州的大军随时可以进驻云南。”

    刚才听完杨善的一番话后,沐总管就已经摸透了朱祁钰的心思。他很清楚,虽然现在自己这一方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继续坚持下去,等朝廷大军把周边的叛乱都平定之后,那么朱祁钰就会对沐僖动手。

    而沐总管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坚持到这一天。

    “原来如此,看样子是我太鲁莽了。”梅妙灯脸上流露出一丝愧疚,然后说道:“幸亏此事没有张扬出去,还有挽回的余地。这样好了,我们表面上和五仙教划清界限,我私下把补天丹给苏姑娘带回去,我们两家暗中结盟。”

    然而没有想到是,沐总管依然摇了摇头,说道:“暗中结盟是对的。我们可以暗中提供情报,甚至可以直接给银子,但补天丹绝对不能给五仙教。”

    “为什么?”

    梅妙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都已经暗中结盟了,为什么银子可以给,补天丹就不能给了?

    面对梅妙灯的质疑,沐总管很耐心的解释道:“五仙教圣女的伤只有补天丹能够治好。补天丹是药王谷镇谷之宝,除了药王谷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您是药王谷谷主的孙女,若是别人知道五仙教的圣女康复了,肯定会怀疑到我们头上,到时候我们想抵赖都找不到借口。”

    之前杨善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

    为了稳定云南的局势,对于苏断离这个白莲教余孽,朱祁钰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有确凿的证据。

    把白莲教定义为邪教的人,是明成祖朱棣。

    一旦有了确凿的证据,证明苏断离就是白莲教叛逆,那么朱祁钰一定会有所行动。如果朱祁钰无动于衷,那就是大逆不道。

    那么换句话说,沐王府和五仙教暗中结盟可以,但不可以留下证据。

    银子上没有写名字,所以给银子没有关系。可是补天丹只有药王谷有,所以不能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