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东厂督公



    当钱玉仙从皇后寝宫出来时已经过了午时,她回头看了看钱皇后的寝宫,终于松了一口气。

    只要钱皇后心中牵挂着太子,她就会忍辱负重,不会再做出格的事情,这样一来,钱家和太子活下去的希望就大很多了。

    就在钱玉仙正准备出宫的时候,她看到一个老太监站在宫门口。

    这个老太监大约五十多岁,两眼无神,一脸的冷漠,咋一看根本就和一个混吃等死的老人没有区别。

    然而在看到这个老太监之后,钱玉仙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了凝重之色。

    前面的老者就是新皇帝宠信的太监,新上任的东厂督公---成敬。

    成敬的来历,钱玉仙也略有耳闻。

    说起来,这个成敬应该算是一个很倒霉的人。他从小饱读经书,在永乐二十二年中了进士,选中为翰林庶吉士。

    翰林庶吉士,这官不大,可是却极为重要。它是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大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能够在数万学子里高中进士,并被选入翰林庶吉士,可见成敬能力不俗。然而倒霉的是,他刚刚上任不久,就莫名其妙的被牵扯到一桩谋反案中了。

    谋反,那要是株连九族的。不过考虑到成敬刚刚上任,应该没有参与到谋反案中,当时主审的官员就网开一面,改判流放充军。

    在明朝一旦被流放充军,那就等于被打入军籍,以后世世代代都要充军入伍,再无翻身的可能。成敬认为一旦充军会遗累子孙,不如自己死,所以请求处死。

    也算巧了,当时朝廷正好需要一批读书人‘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说白了就是教那些低贱的太监宫女读书认字。

    主审官一看,成敬饱读诗书,又是翰林庶吉士出身,杀了太可惜了。正好宫中缺少肯净身的读书人,主审官干脆大笔一挥,让成敬净身入宫当太监了。

    而和成敬同一批进宫的读书人还有一个人,此人现在赫赫有名,他就是大奸贼王振。

    老实说,成敬和王振真的很像,都是以读书人的身份净身入宫当太监。若说区别,只有一点。王振是读书不成,主动净身入宫,而成敬是牵扯到谋反案里,被迫净身入宫。

    进宫后,王振被分配到朱祁镇身边,而成敬被分配到郕王朱祁钰身边。

    朱祁镇当皇帝的时候,王振就是东厂督公,而现在郕王朱祁钰当了皇帝,成敬也是东厂督公,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哎!该来的还是要来啊!

    这个成敬,钱玉仙可不敢小看,当初郕王朱祁钰登基后,就是成敬挥舞了屠刀,把皇宫和东厂都清洗了一遍。死在他手下的人,不说一千,也有八百。

    虽然说那些人都是王振的余党,也算罪有应得,可是一下子杀了那么多人,可见此人绝非善类。

    而且钱玉仙怀疑,当初派去追杀自己的杀手,应该就是成敬派出来的。

    此人将来会不会成为另一个王振,钱玉仙不知道,但她知道现在绝对不能得罪他。

    钱玉仙暗暗深呼一口气,走上前,带着一脸恭敬说道:“见过成公公。”

    宫中向来就是风往那边吹,人往哪边倒。朱祁镇已经做了太上皇,钱皇后也就成了昨日黄花,没有人会放在心上,而钱玉仙这个郡主也必须低下高傲的头颅。

    成敬看了钱玉仙一眼,开门见山的说道:“郡主,咱家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成公公有话请讲。”钱玉仙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的说道。

    成敬仰头长叹一声,用略带嘶哑的声音说道:“做人啊,要识时务。逆天而行,天必惩之。还望郡主以后做事,三思而后行。”

    威胁,警告。

    成敬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逆天而行,天必惩之。

    这句话中的‘天‘指的就是皇上。

    皇上对钱玉仙营救朱祁镇的事非常愤怒,但暂时还不能杀了钱玉仙泄愤。可是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还有下一次,那么皇上就会施展雷霆手段,灭了钱家满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