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敲打(1)-第2/3页



        “皇上仁厚之心,感天动地!”李景隆沉吟片刻,犹豫下问道,“那周王妃还有黔国公要不要来?”

        周王的正妃是冯胜亲闺女,如今的黔国公沐春则是冯胜的侄女婿。他还有另外一个闺女,是朱允熥大舅母,常茂的嫡妻。

        不过当初常茂死的蹊跷,这位女子也早早的病逝了。

        其实老爷子为何当初对淮西勋贵深深提防,也能管中窥豹。光是冯氏一门就这么多联姻臂助,而淮西勋贵之间不但是战友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委实有几分让人担忧。

        “你是糊涂了吗?沐春云南须弥离不开他,你让他进京?”朱允熥横了李景隆一眼,“越来越不会办事!”

        说话听音儿,朱允熥这话让李景隆明白,不但沐春不用来,冯胜的闺女也不用回京奔丧。那就是说,周王的事已经定死了,再无翻身的余地。

        “那臣斗胆,如蓝公一般盖旗吗?”李景隆又问道。

        他本是七窍玲珑心之人,之所以如此慎重,就是因为冯胜的身份太过特殊,而且牵扯也多。他更知道,其实皇上心中因为周王的事,似乎对冯胜有些微辞。

        再往深处想,当初太子朱标逝去时,第一批跳出来死保皇上上位的人中,其实并未有宋国公冯胜。而是后来局势稍稍明朗,再加上淮西勋贵们的逼迫和切身利益,宋国公才站到了皇上这边。

        以李景隆对朱允熥的了解,这并不是一位特别大度的皇帝。万一他李景隆办的花团锦簇了,谁知皇上会不会忽然挑刺生气。

        朱允熥哪知道李景隆这些小心思,人死为大,人都死了还想  这些作甚?要想,也是要想人家的好处。

        这几年淮西勋贵老臣接二连三的病故,剩下的人也都是风烛残年。

        出于帝王的考量,或许不能如以前那般重用他们亲近他们。但从感情角度来讲,难免还是有些感伤。

        “开国之公,你说呢?”朱允熥瞥了李景隆一眼,“身后殊荣事,还用朕教你?”

        这下李景隆全明白了,那就好好办,办得越风光越好。

        此时,朱允熥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你方才说郭英曹震问你什么?”

        “他们是问,百年之后是否有资格盖日月之旗!”李景隆笑道,“臣说这事是皇上圣裁的,臣哪里知晓。他们还让臣跟您探探口风。”

        “你怎么回的?”朱允熥继续道。

        “臣说恩出于上,皇上愿意给是皇上的恩典,臣做臣子若因为私情探皇上的口风,那不是揣摩上意吗?”李景隆低声笑道,“他俩糊涂了,臣还没糊涂!”

        “哈,你莫糊涂,你这话不就是在试探朕的口风?”对方的小心思朱允熥心知肚明。

        “臣不敢!”李景隆忙道。

        “国旗乃大明之旗,日月所在之处皆为大明之土,日月之下江山昌明。”朱允熥叹息半声,开口道,“也不妨告诉你,凡是开国功臣,都够格在百年之后身盖国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