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征丁(1)-第2/2页



这也是为何开了海路的漕运,还要再开通南北大运河的原因。

因为对这个时代有益....

~~

任何的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建立它的时候,他必定都是当时最好的制度。

后来者也不要想着后来者就一定比前人聪明.....事实证明,你可能啥也不是!

为何说漕运有益....

满朝文武都反对迁都,但没人反对疏通南北京杭大运河。

为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是十年前的朱允熥,他一定回答错误。

但现在他可以很轻松的回答正确。

跟后世有些类似,国家举动,开发式提高gdp.....

朝廷刚下发开通南北大运河的公文,山东巡抚衙门就有官员上奏,“青登莱三府地临山海,土地贫瘠....百姓多逃难于东昌兖州...”

“一旦朝廷开辟新河,两岸必有空地。则三府之民给与耕牛农具即可安居乐业.......”

大明帝国是很富庶....

不过,负责任的说,广袤的北方,尤其是华北平原,尽管经过了快五十年,但依旧没有从元末的战乱中走出来。

江南地区开海重商的模式,搬不到北面.....

漕运南北大运河,经过的不单是华北平原....

南直隶一部分,山东河南河北....乃至通过驿路辐射到西北,造福的百姓何止万计?

再往远了些说,其实华北平原.....一百多年过去了,也始终没有恢复到宋金时期的生活水平。

这里又引申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元近百年的国祚当中,从没想过恢复。准确的说,从忽必烈死了之后,历代大元皇帝的眼中就只有两个地方。

元大都,京城。

江南,钱包。

大元的皇帝宰相权臣贵族们,对符和恢复生产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就是,怎么最快的把江南的好东西运到大都来。

他没兴趣建设,也没兴趣提升老百姓的生活。

所以他们不用修运河,所以在元末时期张士诚把苏州占了,大元就慌了,但他没有完全掐死。

而大明太祖高皇帝打败了张士诚之后,直接掐死了海运漕运,大元直接崩了!

那么,由此可见,从恢复民生的角度之外,还有另外一种....

朱允熥和朱高炽都明白的,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现时代南北运河必须修。

因为谁掌握了运河,谁就掌握了中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