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风波乍起飞来祸



        转眼便到了初六,承祐作为新帝,一早被已被随着杜重威的人向义安王府进发,后面是母后携后宫女眷的仪仗队,我和母后坐在马车里,很少出宫的我对着宫外的景色颇有兴致,时不时的拉开帘子张望着外面,我们后面的马车坐的是毓太妃和璟绣姐姐,还有其他几个太妃,最后面载的是给杜重威的贺礼,差不多一个时辰左右便到了,杜重威早已率众人在门口亲迎,将承祐和母后迎到上座,承祐是皇上自然是居中上首,母后居于左侧,杜重威居于右侧,我靠着母后居于左下侧,紧邻着毓太妃和璟绣姐姐,我惊喜的发现三伯父和耀谦哥哥就在我的对面,正好在杜重威对右下侧,众大臣依次落座,杜重威便命人开宴。

        丝竹管弦随之悠扬而起,府中下人井然有序的将菜品和佳酿逐一呈上,紧接着舞姬们化作仙子,轻舞飞扬,彷佛误入仙池,一曲祝寿舞最终将一盘色泽鲜亮的蟠桃献到杜重威面前,令杜重威开怀大笑,下令重重有赏,然后是承祐与母后将杯中酒端起祝福杜重威,众大臣纷纷起身恭贺,更是令杜重威喜不胜收。三司使慕容坤献上太湖万寿石,我不禁冷笑,去年父皇寿辰你送龙形灵璧石,说是真龙遇灵龙相得益彰,敢情你家是专门开采石料的吧。三伯父送了一对铜鎏金山纹兽足樽,杨颁送了博山炉,最有意思的是方弘肇,送了一大面铜镜,美其名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与璟绣姐姐相视一笑,也亏得他想的出来,但这个话出自这种文绉绉的史官又觉得再适合不过,明明打了你的脸,但大庭广众之下你又只能硬着头皮收下还得给我陪笑致谢,多少有点堵得慌,我看杜重威坐下猛喝了两大杯酒。

        原本都在夸赞杜重威战场上英武神勇,屡建奇功,是当时不可多得之将才,如今又协助新皇打理朝政,文治武功皆斐然,都快与武帝太宗相较之,我不由得佩服这些谄媚货色,不去茶肆酒馆说书真是浪费了,若是武帝太宗再世,非得给你们一个个掌烂你们对嘴,再流放到焉支山放牧去。这时,人群中有人说起了中书令当年沙场的英姿,说可惜其早早弃武从文,然后又夸到了耀谦哥哥,说什么虎父无犬子,一表人才,不愧为将门虎子,说什么今日摄政王大寿,非要让耀谦表现一番,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矛头直指李家,似乎耀谦哥哥不做点什么就是中书令有意与杜重威对抗了,杜重威不发声,喝着杯中酒,有意看着李家人的表现,母后正要出声,只见耀谦哥哥已起身来到了中间,抱拳向承祐和在座诸位行了一个虚礼,落落大方的说道:“耀谦资质愚钝,各位长辈叔伯谬赞,今日乃摄政王大寿,若是不嫌弃,在下就来一段剑舞助兴。”

        “好!”在座纷纷鼓掌,“但只有剑,没有乐似乎有些单调啊!”慕容坤在一旁煽风点火的说道。

        “那就让本公主的箫声作配,三司使意向如何?”开口的正是我身旁的璟绣姐姐,我和毓太妃都没反应过来,她已拿着萧走了过去,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这一句顶的慕容坤哑口无言,只好悻悻回答道:“如此甚好,甚好!”

        箫声婉转悠扬,剑如行云流水,箫声急转直下,剑如飞流直下,一箫一剑,一文一舞,我甚至都惊讶于他们的默契,女子一袭青纱罗裙,隐隐含笑,面若桃花,男子一身绛红,剑眉星目,神采飞扬,红男绿女相辉映,好一幅琴瑟和鸣的画面。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在场纷纷喝采,耀谦哥哥向璟绣姐姐行了一个君子谢礼,璟绣姐姐亦俯身回礼,我心中有个大胆的想法,若是才情卓著的璟绣姐姐成了我的嫂子,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便笑着向母后看去,母后虽不明我意,也回了我一个温柔的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