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就是放头猪都能干好!-第2/3页



张宗浚侧身避过太子妃的大礼,听到太子妃这样说,赶忙躬身回了一句。

“此事好办,只需让允炆殿下上书,请命为朝廷效力即可。”

吕氏听到这个办法,两眼立马露出兴奋的光芒,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还请先生指教,具体如何行事?”

“大明的兵器制作分为军器和兵仗两类,其中军器耗时耗力,所需材料繁杂,所役使的匠人也动辄上万,只要有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大问题。”

“相对来说,兵仗制作更加容易,只是些鞍辔之类的物品。”

“太子妃可令允炆殿下向陛下上书,愿意监管兵仗局,为朝廷效微薄之力,陛下大概率会应允。”

“因为陛下现在也非常犹疑,对允炆殿下也并未完全放弃。只要允炆殿下表现出一定的成绩,必然能重新获得陛下的宠爱!”

吕氏听到这话大喜。

“本宫多谢先生解惑,只是本宫还有一点小小的疑虑。王儿年幼,身旁又无高人辅助,贸然接手庶务会不会举止失措?”

张宗浚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是太子妃让他帮朱允炆寻找帮手呢。

“此事不难,只要太子妃娘娘借微臣一样东西,微臣自然可以帮允炆殿下寻到足够多的帮手。”

“何物?”

“娘娘之凤印尔!”

吕氏突然听到张宗浚说“凤印”,脸上立马闪过一丝惊色。

一般来说,只有皇后的金印才能称之为凤印,张宗浚此言有点过于僭越了。

但吕氏在略微慌乱后,心里还是有一点小小的窃喜,感觉此人确实上道。

“先生要本宫金印何用?”

“须持娘娘之印用做信物,否则六部堂倌岂会听微臣一介七品小官之言?”

……

户部尚书值房。

陈宗礼刚给自己泡上一壶好茶,就看到兵部尚书茹常优哉游哉地走了过来。

茹常用鼻子嗅了嗅夸赞道。

“可以呀,你这里竟然有云雾芽茶!”

陈宗礼得意地笑笑,心道也不看咱是干啥的,守着户部要是没茶喝,那也太丢人了。

“一会儿给你包上两斤?”

“小气!”

茹常伸开五指,往陈宗礼的桌子上用力一拍。

“五斤!”

“好!”

两人坐下喝了一会儿茶,茹常这才装作不经意间说了一句。

“扶苏苦呀……”

陈宗礼闻言怔了怔,不解的看向茹常。

茹常悄悄走上前,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巴掌大的便笺,上边印着一个澹澹的金印——太子妃宝印。

陈宗礼见到此物大惊,赶忙拿过去仔细比照一番,在确定无误后才还给茹常。

茹常接过便笺,直接从袖子里摸出火折子,将其点燃后扔进一株枯死的花盆中,待到全部燃成灰尽,又使劲吹出一口气,将所有纸灰吹散,这才重新开口说话。

“扶苏虽贤,不免流于边塞。胡亥虽劣,却常伴于始皇之侧,如之奈何也?”

茹常这番没头没尾的话,如果换做别人,肯定听得一头雾水。但陈宗礼只是略微一琢磨,就知道这货在借古讽今,而且是得了太子妃那边的授意。

“可是要比较一番吗?”

茹常点点头,随即压低声音道。

“那边的意思是兵仗局,你觉得如何?”

齐泰闻言略微思考下道。

“兵仗局确实不错。”

“现在各地都缺铁,有钱都买不到。虽说户部给三皇孙拨了十五万两银子,但这点钱根本买不齐足够多的铁料和木炭等物。”

“但相对来说,兵仗局就简单多了。鞍辔之物所用铁料不多,行文各地的话还是能筹措出来的。”

“再拨付过去十几万两银子,多给匠人点盐巴、粮食,那群匠人一定感恩戴德,感念允炆殿下的恩情。”

茹常见陈宗礼听懂了自己的意思,也就不再多坐了,随手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文书扔在桌子上。

“赶紧给我批了,也不算我白来一趟!”

陈宗礼打开文书一看,只见是一个拨付边军粮草的文书。

此等文书可快可慢,可急可缓,只是劳动部堂尚书亲自送过来,多少有点小题大做了。

不过,这本就是个幌子。否则两个部堂尚书凑在一起聊天,传扬出去有结党营私之嫌。

陈宗礼愉快地在文书上盖印,并写下批文,笑着递给茹常。

“是毛遂自荐,还是咱们助力一把?”

茹常闻言叹了口气道。

“毛遂吧!”

“扶苏不受始皇帝待见,已经被流放边塞了,再不主动找机会跟始皇帝亲近下,言路就该被赵高等人给堵塞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