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有时候绝活是隐藏不住的-第2/3页





    “……是这样啊。”

    唐若若愣愣地点了点头,显然是头一次听说这种说法。

    “明朝东南沿海一直有个大问题:倭寇。当时日本处于战国时代,长年战乱,很多无主的武士流落海上,与海商、海盗、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甚至沿海居民相勾结,就成了倭寇。”

    见谢钦和唐若若露出惊讶表情,戚不二点了点头:“没错,倭寇是一个泛称,日本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他们居然对自己人也下得去手……”唐若若咋舌。

    谢钦叹了口气:“这帮人为了钱,真是什么都不顾了。”

    祖老头笑道:“谢钦,你这想法很接近江湖底层的生态了。”

    “什么意思?”谢钦反问。

    “我跟你说过,江湖分为三教和九流,三教是江湖的统治阶级,而九流是被统治阶级,尤其是下九流,他们处在江湖底层,从事各种不法勾当,适者生存,人为财死,就是他们的生存信条,私盐贩、军火贩、走私商还有海盗,都是下九流行当。”

    “太残酷了。”谢钦暗暗摇头。

    “为了生计。”祖老头的语气颇有些感慨。

    老爷子大概见过许多这种事情,谢钦心想,对戚不二道:“请继续。”

    戚不二道:“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东南沿海最大的治安问题,汪直想跟朝廷合作,为此他曾配合官府,剿灭了福建海盗首领陈思盼等多股海盗,维持沿海秩序,并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史书中记载,‘海上之寇,非受直节制者,不得存’,就是说不听话的倭寇都被汪直干掉了,他成了最大的倭寇,江湖人送尊号‘老船主’。

    “然而,朝廷并没有合作的想法。一五五三年,总兵俞大猷率军突袭舟山沥港,意图围剿汪直,汪直败走日本,他在国内的两处据点,沥港和宁波双屿相继覆灭,汪直的贸易网络遭到重创。他没有死心,又派徐海、陈东等海盗在沿海活动,想要挟官府,开港通市,从而使海上贸易合法化。

    “一五五四年,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地军务,为了解决倭寇问题,胡宗宪采纳了幕僚徐渭的计策,决定招安汪直。他释放了监狱中的汪直家小,优裕供养,并派人到日本与汪直交涉,双方一拍即合,汪直命养子毛海峰护送使节回明面见胡宗宪,具体商量招抚和通商互市事宜。胡宗宪厚待毛海峰,打消了汪直的疑虑。

    “但事情后来出了岔子:一五五八年,汪直受胡宗宪邀请去杭州,被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诱捕下狱,后被明廷斩首。

    “汪直一死,倭寇再无节制,从此泛滥,祸乱东南十余年。史书中记载,汪直的家小都在境内,只有一个养子毛海峰,事实不是这样的,汪直在海外已有诸多子嗣,看似群龙无首的倭寇混乱正是他们向明朝发起的报复行动,从此,汪家与朱明王朝不共戴天。

    “胡宗宪没有选择,唯有一战,他麾下有先祖戚武毅和俞大猷等将领,在他们的活跃下,毛海峰身死,倭寇被荡平,这在汪家看来,无疑是阻碍了他们的复仇大计,于是,胡宗宪和他的部下一并上了汪家的黑名单。”

    “而倭寇泛滥,也只是汪家复仇大计中的其中一步,他们在海外财大气粗,甚至一度能左右番夷小国的政治局势,他们先是煽动日本远征明朝,又潜入明朝境内,四处资助反叛势力,包括女真人、蒙古人、农民军,一句话,谁要跟明朝对着干,他们就资助谁,在这些势力的共同作用下,大明朝风雨飘扬,最终灭亡。

    谢钦愣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喃喃道:“原来明朝灭亡是因为汪家,这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戚不二道:“历史背后总会隐藏诸多内情。”

    谢钦点点头,叹道:“你说得对。”

    戚不二继续说道:“满清入关后,戚家后裔的一支举家南迁福州,而胡宗宪的后人为了响应南明朝廷,召集旧部,成立义军对抗清兵,戚家和俞家都加入了义军,但南明小朝廷们非但不一致对外,反而一边互相倾轧,一边穷奢极欲,如此一来,形势变化,天下易手,义军被迫解散。兵荒马乱的时势帮了大忙,清兵没找到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