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一章 沙皇永远也回不来了-第2/3页





    区别只是陈鸣把蛋糕扩大了无数倍,这很小的一块也很不小了。

    就像俄罗斯的上下各阶层齐心协力的抵抗陈汉一样,陈汉方面,现如今也是上下同心的。

    帝国之所以发起战争,这是在给子孙后代争夺更多的土地,帝国也是在消弱北方的大敌。

    报纸的引导下,所有人都清楚对俄战争的好处,所有人认为这场战争是‘正确’的。

    但不管怎么说,国防军与陈汉皇朝也都能说的上是上下同欲的。就这点上来讲,两边将士厮杀的惨烈也就不足惜了。

    因为下位者的贪欲从来是不能跟上位者比美的,他们的眼光也看不到太远的地方。陈鸣即使分出的只是小小的一点利益,就已经令他们满足了。

    这种‘满足’在战场上的具体表现就是英勇的作战,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不管是在里海岸畔,还是在伏尔加河边,不管是国防军还是俄军,那表现的都很突出。

    俄军在后勤混乱,在粮食、药品、子弹、手榴弹、炮弹等等都要精打细算的时候,用自己的坚韧和刚强,赢得了防御战的胜利。甭管兵力损失上他们是不是占优,却始终是顶住了陈汉猛踹来的一脚。

    而国防军呢?还是七汗国的军队?他们的后勤补给要比俄军好出不少,但他们在战场上拼死奋战的斗志却从来不是跟后勤密切相关的。

    对俄战争持续到现在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那背后付出的是国防军、七汗国军队数以万计的伤亡,几次攻防战两边都打的不用‘尸山血海’不足以形容战斗的激烈。

    一个队/连上去,一俩小时里就直接打空,一个营上午拉上去,到中午就打不动了。

    面对着彼此坚固的堡垒和防御,火箭弹几乎不起作用,攻城拔寨靠的全都是六角炮持久轰击,再一个就是突击队贴近了,用一个个炸药包开道的。

    去年寒冬来临之前,战争打到最后,各项储备物资消耗一空,不管是火药还是炮弹,都严重短缺。甚至于连纸弹都不再是制式的了,而变成了一寸五的纸张、火药和大块的铅锭,后勤上的运力太过紧张了,同样大的空间装载纸张、火药和铅锭,明显比制式的纸弹量更多。

    那时候,两军之间的阵地上,一具具残破的尸体,血色的肌肉,发白的脂肪,惨白的断骨茬,甚至是淡黄色的脑浆,伏尸遍野。

    不管是国防军还是俄军,都有些强弩之末的味道了。

    幸好紧接着就是漫长的寒冬,两边在大雪遍地的战场上虽然也有交手,却次数有限,规模有限。除了在北高加索地区的骑兵战外。

    两边都在利用严寒的天气,尽可能的在前线储备物资。

    陈鸣才不会小觑了俄罗斯。老毛子的韧性,他是知道的。想想希特勒在苏德战场上的悲剧,就令陈鸣万分惊惧。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必须一棒打死。绝对不能给它喘气的机会!

    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杀的时候,肯定也在后悔当年的战略失误。但陈鸣觉得,德军最大的战略失误不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也不是啥‘战争战略’上的,而是精神层面上的错估。钢铁大叔钛钢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失败的前兆。但这两场战役说到底儿,那都是红俄军民钢铁一样坚韧精神赢得了胜利。不如没有那坚强不拔的韧劲,就像花生米政权那样,红俄早就崩塌成一堆废墟了。二战的走向也会是另一个结果了。

    就在陈鸣漫步在玄武湖畔的时候,罗斯托夫的城头上,俄罗斯的旗帜已经凋落。

    四万余军队在夺取了米列罗沃之后,继续向着罗斯托夫攻去。

    那是一场很艰苦的战斗,现在的俄军已经有了足够的兵力开拓北高加索地区,俄军是不愿意放弃罗斯托夫这座被他们收回的重要城市的。所以战斗很激烈。

    国防军打仗是没有二话的,波斯系得天方军队打到半途的时候倒是吆喝过要撤退,只是国防军坚决不允许,最后在罗斯托夫一战上两方足足付出了万人的伤亡代价,才彻底消灭了城内的俄国守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