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暴风雨来临-第2/3页





    托里什维德拉什防线就是以防线中前沿的托里什.维德拉什镇命名。以三条筑垒防御链组成,屏障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以北防线。每一条筑垒防线按一定间隔修筑要塞,并依托自然地形修筑壕沟和工事。里斯本所在的地形易受难攻,西南临大西洋,东有塔霍河,三面是水。北面是唯一的路上通路,这一地区也有两道绵延的山丘成为天然掩护。防线的作用主要是沿这两道山丘,用上百堡垒要塞控制通路和战略要点,杀伤消耗进攻之敌,延缓其进攻,通报并配合后方养精蓄锐的主力最终击败来敌。这条由点成线的防线使里斯本成为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壁垒。

    历史上的半岛战争中,阿瑟·韦尔斯利就依靠着这条防线保护了葡萄牙的安全,法军元帅马塞纳曾率6万5千法军远征葡萄牙,最终在防线面前磕了个头破血流,损失了足足两万法军。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葡萄牙的安全,让英国人在欧洲大路上获得了一个稳固的桥头堡。

    可是现在这个时空,阿瑟·韦尔斯利在早年战胜了朱诺之后就被伦敦派往加拿大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他就像一个非常非常平庸的殖民政府将领一样,为美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攻击着军需物资,方便着他们的一切方便。

    这根本就没有发挥出‘威灵顿’公爵的能力,任何一个平庸的英军军官都能做到这一点。而没有赫赫战功,现在的阿瑟·韦尔斯利就还依旧是一个平凡的爵士,他还不是威灵顿子爵,陈鸣现在都很怀疑他最终能否当上那威灵顿公爵。

    英国人在葡萄牙都快被法国人赶下大海了,伦敦或许会拿威灵顿去救火,可是威灵顿真的有那么强吗?陈鸣表示怀疑。

    当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肯定会一百个顺心如意的配合英国人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反抗法军的浪潮始终没有平息,民间有着浓郁的抗法倾向,阿瑟·韦尔斯利想要取得成功,这是对他最有利的因素。

    说真的,陈鸣现在就算看到一点欧洲军事、政治上的人事变动,他都觉得比美国有趣。

    灯塔国现在太弱了,胜之不武。

    现在陈汉怼灯塔国,完全是壮汉打婴儿,虽然一打一个准,可陈鸣也没啥成就感不是?

    就好比他现在收拾日本,那绝对没有21世纪收拾日本来的更有感觉。

    说真的,陈鸣现在也很想就撂出话来,我就要碾了欧洲。可这样的念头在他心里头只是偶尔泛起的冲动,现实中的他更像是一只猎食的猛虎,躲在树林背光的地方,静静的等待着猎物出现错误……,而不是不管看到什么猎物,全都大刺刺的正面硬怼。

    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整个欧洲就像一锅煮沸了的水,被强行的盖上了盖子——法兰西和奥地利的同盟。这股将盖子重新盖在沸水上的力量是西方世界里是无敌的存在。之前沸水产生的蒸汽力量还不够掀开锅盖,但它们在慢慢的增强,一直在增强。

    当时间一点点延后,当锅里的压力渐渐的越过红线,凝聚起来的力量终有一日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就能让整个锅盖蹦飞出天外,不然就是铁锅爆裂!

    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以及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还有无数个拿破仑的附庸小国。整个欧洲已经处在了战争爆发前的紧张阶段,就像那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每一个国家都在制造军需,制造枪炮,消化了欧洲的大量钢材、木材。

    谁也不会低头认输,英国人的轮船日夜不息的穿梭在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线上,谁也不会将自己打磨锋利的宝剑白白空置,剑握在手中除了吓唬人外,更要给自己争取利益。

    拿破仑要用自己手中的长剑劈开圣彼得堡,然后彻底封锁大陆,让英国人生产的东西卖都没个地方去卖。而俄罗斯也希望用自己手中的长剑来为自己挣得利益。

    再有英国人,那更不用多说了。他们也发愁中国的崛起,他们也担忧陈汉不停的蚕食欧洲人利益的举动。就像拿破仑以往整合整个西方世界的力量来跟陈汉抗衡一样,伦敦内心里也有一个领袖西方的梦想。只不过英国人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以自己的人口和地理位置是不可能真正的统治整个欧洲大陆的,那么盎格鲁撒克逊人也不可能被别人来领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