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狂热的民族分子-第2/3页





    此外还有蒸汽轮船,这项新成果也被陈汉光明正大的拿来了出来。

    钟山自然科学院的算盘没有达成。轮船和火车的技术专利交给了两个专业的研究所,这是他们发展壮大的基础。一个研究机构如果只靠着朝廷的财政拨款,那是没有大的发展前途的。他们还是要自力更生!

    火车和轮船的技术专利就是政府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不过这个时候陈鸣的心却不再两个月后即将开启的那场文教盛事上,也没有目光炯炯的注视着铁道和轮船,注视着船坞上正在建设的明轮炮船!

    两艘铁肋木壳战舰,四艘两千吨级运输舰,这就是财大气粗的水师给斥重金拍下了轮船专利的江南造船厂和天南造船厂所下的订单。

    每家都是一艘军舰和两艘运输船。水师方面虽然对轮船十分的感兴趣,但对于明轮船那非常突出的外表缺陷也表示难以接受,从战术方面考虑,军方的意见更倾向于螺旋桨,而不是明轮。

    但后者的速度也是一个让水师无法忍受的短板。这种情况下机帆船就是一个很好地选择了。

    所以说,如今这个时代,属于轮船的时代还没有正式来临。现在的蒸汽轮船还需要在风帆战舰的羽翼下继续雌伏,直到他们能彻底弥补这一切缺点后再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六艘‘军舰’也是全世界的第一了。

    轮船研究所身上的压力十分的大,风帆+蒸汽机的混合动力船是他们所厌恶的,但现在这却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想要弥补轮船上的种种缺陷,他们还要付出很长的时间和非常大的心血。

    江南造船厂和天南造船厂在接下了军用订单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民用。

    小型的明轮船在内河运输中有着很大的优势。而大量的制造小型的内河明轮船,也能为两家造船厂积累下大量的轮船制造经验。

    这两种新兴事物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整个中国的注意力。这是政府强力推行的效果。

    民间当然也会有人对轮船和火车感到不满的人,但在陈汉政府面前,他们的力量就是零。

    后勤部已经向两家造船厂各下达了十艘五百吨级小型运输船,而一些权贵和九州商会参与的内河运输公司也纷纷向两家造船厂下达订单。

    轮船在中国水利运输上的门径已经被悄悄打开,那是再也合不上的了。

    中国的商人,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继续赚取自己所期望的利润;顽固保守,固执己见,甚至是做历史的绊脚石,那最终只会被商业大潮的浪涛所淘汰。

    陈鸣希望在自己六十岁的时候,能够见到一支真正的轮船军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中国的铁甲舰耀武扬威于海上。

    先木壳战舰,再铁甲舰。

    陈鸣知道这还需要足够多的经验去积累,还不能盲目上马造船,但他有这个耐心去等。

    就算是明轮船,配合上六角炮的射程和精准度,那也能照样成为大洋上的一顶级猎手。

    当然,欧洲人不会看着中国大步的向前走,而继续自己的睡大觉。当轮船和火车的消息传到欧洲后,他们自己也会立刻倾向资源于这两方面的研究。但中国始终能先行一步!

    ……

    日本,北海道。

    北海城已经飘扬着日本的国旗了。中国不仅遵守承诺退出了虾夷地,还提前了整整好几十年将之教给江户的德川幕府。要清楚,当初中国与幕府签订的协约上明明白白的写着的,中国在这儿享有五十年的经营权。

    五十年后这座城市才是日本的。但是中国在柳德昭任期的最后一年,就把这座城市和周边区域交给了日本幕府。至少五万华人、朝鲜人从北海撤向了库页岛和朝鲜。

    所以,北海这座位于石狩川下游出海口的城市,此刻已经是属于德川幕府的了。整个虾夷地也正式的被德川幕府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并更名为‘北海道’。

    似乎整个北海唯一不变的就是唐氏了。

    唐氏百货仿佛一个庞然大物,继续着自己北海第一商场的生涯,就像它的老板唐飞鹏在江户、京都、大阪等地那浮夸、傲慢、奢侈的生活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