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点在西边!-第2/4页





    平庸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很清楚自己要改变军队的做法会触动日益腐化的禁卫军和西帕希的利益,所以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先是在外头建立起了新式军队后,又以出巡为幌子,摆脱了禁卫军的控制,这才露出庐山真面目。

    伊斯坦布尔的禁卫军目瞪口呆,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个在皇宫中被囚禁到了四十多岁的苏丹,在政治上表现一直很平庸的苏丹竟然会来这一手。

    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还拥有中国的支持,禁卫军不敢自己拥立出一个新苏丹来跟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打擂台。何况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也没有一巴掌把他们彻底打死的打算。

    奥斯曼帝国在几年前爆发出的一段紧张时刻后,政局和军事都陷入了一种平衡,奥斯曼人艰难的政治改革也在这种平衡中一点点展开。

    而后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而俄国人在吞吃了一部分波兰后,他们向南挺进的国策依旧没有改变,更成立了黑海舰队,这对于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严重的挑衅和刺激。

    自觉的手中实力变强的奥斯曼人也谋求着复仇,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只有一个儿子,今年才刚刚七岁,而他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所以这苏丹的位置注定不能被他的儿子继承的。

    那么他在苏丹宝座上坐了这么一回,他要留下一点值得留念的功绩啊。

    他的哥哥穆斯塔法三世就是在上一次俄土战争结束前病逝的,第五次俄土战争的惨败绝对是穆斯塔法三世早逝的一大原因。而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登位之初就面临着奇耻大辱,现在他活不多久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希望能够洗刷这个耻辱。这样就算是死后他也安心了。

    所以奥斯曼人要求俄国归还克里木汗国,承认格鲁吉亚为他们的属地,授权土耳其检查通过海峡的俄国商船。这当然是圣彼得堡所不能接受的。

    如今的高加索一线,战争的气息越发浓烈,一种一触即发的感觉告诉所有人——第六次俄土战争为期不远了。

    所以,中国与俄罗斯的战争也为期不远了。虽然很突兀,但当初中国与奥斯曼签订了同盟协约,那是必须要遵守的。

    与这场似乎是突然间就降临的中俄战争相比,河内只是一个开胃小菜。

    尤其是对于打老了仗的陈汉军将们,对于自起兵以来,战事就不间断的他们来说,荡平河内一战轻松的很。参谋部不知道都将河内的军事、经济、政治和交通情报摸的有多么清楚了,哪怕是山里头的一条小溪地图上都有标记。

    灭亡河内,乃至整个安南的战争推演,大都督府就进行了好多次。现在要发兵河内,那太轻松了。

    陈鸣也没有调派大军,除了一支水师部队外,就动用了西南军区布置在广西的边防军部队。

    当然鸿基市的保安部队也有了忙活。

    只是他们的任务不在于进攻,而在于守卫。鸿基市是东南半壁河山煤炭所需的主要供应地,是绝对不能乱,更不能被大批的难民涌入。

    战争中鸿基市只需要做一个补给地,能补充一下水师部队的补给就行了,或者水师携带的陆战部队可以从他们这儿向河内发起进攻。但就鸿基市本身而言,老老实实的做一个‘世外桃源’还是很好地。

    河内军队完全不能抵挡国防军的进攻,不管是岸上,还是海上。

    陈杰这些日子里的表情都是木木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坚持’就要结束了。

    当年他为了躲开不可抵挡的陈汉,能带领着部队和追随者翻过闽地西南的重重大山,经过粤北进入粤地,然后再从粤地退到谅山中……

    可是现在他没那个心劲再带人从河内转入万象、金边的大山中,继续反抗陈汉了。

    他年纪不大,心却老了,这几年‘改革’的失败对他的精神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现在的他老的都已经不想动弹了。

    与他一样束手待毙的人还有杨正杰。

    三杰中的两杰胸中已经有了对南京的屈服之心,那么统一负责河内抵抗事宜的就是吴熊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