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百十一章 全盘汉化【5000+,求订阅】-第2/4页





    派遣军的组建和派送美洲,已经是他们对朝廷的一笔大金额投资了,之前他们又购买了许多的战争债券和北美的土地券,那又是一笔大金额投资,现在只是再一次的重复罢了。

    最后财政部的这个提案得到了内阁和勋贵中一干大佬的大力支持,虽然南京城的中层阶级,尤其是商人富贾对此反感至极,但都没个卵用。

    到现在中国还是官本位社会,而且在中国商海中发展迅速的那些企业,背后都离不开勋贵和朝廷大佬的支持,他们只能静等割肉。何况他们当中的一些主事人都是知道美洲封国这件事的,很深也已经深深地掺入其中,对于财产税和个人所得税,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没有了大佬们的起头,中层阶级是闹腾不起来的。这又不是什么议会时代,中产阶级在这时的中国可是最惨最惨的一批人。他们不比上层阶级,可以直接对国事国政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比下层阶级,后者人多势众,朝廷必须考虑他们的利益和感受。

    只有中层阶级,他们就像一家三兄弟里的老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为了利益他们只能紧紧地贴靠着上层人,可是这一回陈汉最顶层的上层阶级那是‘缺心眼’的通过了提案,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可得不到底层阶级的支持,反正这税那税的,也都纳不到底层阶级的这些穷人头上。

    财产清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清查田亩、房产以及银行存款还好办,因为各地政府和银行里面都有记录,但是清查一些别的方面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你要挨家挨户地去彻查目标家里有多少斤粮食、多少头猪、多少只羊,如果这家还拥有一片果林、茶园或者是鱼塘,你还要对其进行估值,这里面需要的人力、时间委实太过惊人了。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国人很有在家里存钱和财不外漏的传统,你很难真正的把家产给搞清楚。而且工作量实在太大太大。以至于刚刚施行不足半个月,地方国安就反馈出一个信息来,地方税务部门在统计国民财产的时候有严重的失职行为。

    一个镇子上,他们只对很少的一撮人进行的财产统计,大部分的人都直接略过。

    “要充分发动群众的积极性,老百姓的眼睛是明亮的。谁有钱,谁没钱,当地的老百姓最清楚。”

    “让税务部门搞一个奖励措施,举报得证实后有奖励。”

    “有付出才有收获。让地方税务部门都动动脑子,不想付出就奢求得到的人,都是蠢货。”

    陈鸣刚刚还带着笑意的脸,变得如大理石一样生硬。他说的前两句话还是税务部门统计财产的事儿,但最后一句话就是另有所指了。

    显然,一些事情有触动他的神经,让他想起了别的事儿。

    西北的事儿。

    就在几日前,西北军区来报,一支小玉兹部落越过了伊希姆河,挺进到了额尔齐斯河流域,在被大玉兹部队的军队驱赶的时候,那部落的首领说自己是来投靠陈汉的,可是等到西北军区派人抵到那里之后,那部落的首领又表示不愿意服兵役和全盘汉化。

    这让西北军区派去的代表气的险些一口气没喘过来。

    陈鸣也为之很恼火,他么的,既想受陈汉的庇护,又不愿意出功出力,连学个汉语,说个汉话都不愿意,只交一点赋税,就光在水草丰美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打转,他想的还真美好。

    虽然这些年里中俄之间没有再爆发大的龌龊,可这并不意味着两边就真的不存在竞争。

    无论是外东北还是大西北,两边的竞争从来都是很激烈的。

    在外东北,那些始终愿意站在俄国人那边的布里亚特蒙古人部落,陈鸣早就已经对他们不抱希望了。但是对部族贵族不抱希望了,对于部落里的普通牧民则还可以争取争取。

    俄国人丢掉了贝加尔湖,丢掉了一块风水宝地,不仅很多哥萨克和布里亚特蒙古族群,冬天失去了过冬的牧场,俄国人更损失了极大地经济利益。而且他们还背上了残清八旗这个大包袱。

    虽然后者的到来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俄罗斯控制区内经济、农牧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