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汉化朝鲜-第2/3页





    但是现在,陈鸣是要对整个朝鲜立刻行汉制,施汉法。没有了时间的间隔、缓冲,没有了政治经济上最初的优待。所有对两班贵族有利的旧制度全部废除,除了对朝鲜的恩典——举行一场专门针对朝鲜的科考,选拔官员。

    陈聪觉得这太过于激进了,当时他颇为严肃的道:“陛下的想法臣并非不赞同,可是改革税制,减租减息,官商一体纳税,阶梯纳税,这样会引起朝鲜权力阶层的恐慌的。臣相信,只要将这个政策颁发出去,整个朝鲜的大户恐怕会一夜之间闹腾起来!就算军队能够轻松镇压下整个朝鲜,那样朝鲜也肯定是一片萧条,这样对朝鲜的局势非常的不利啊!”

    而陈鸣却微笑着点了点头,道:“王叔不觉得朕之前的打算太过保守了么。朝鲜就在我们的身边,要是那里都不能干净利索的解决,日后还如何解决安南,如何解决缅甸?如何解决那些地方土司?”当然陈鸣的突然态度大变,跟陈鸣之前被朝鲜深深地恶心了一回是有着自己关联的。

    “要将朝鲜纳入国土,就必须把朝鲜土地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利益线条给彻底扯断。朕很早之前就在想要怎么样打破这个局面。朝鲜地方由两班贵族把持一切,这不是说换个地方官就能成事的。”陈汉的乡官制度都施行多少年了,有的地方不还有旧势力残存吗?而不改变根本的‘改变’就是无用功,就好比崇祯帝,他换了那么多大臣,可这圣旨在紫禁城里或许是圣旨,出了紫禁城就不知道怎么样了。明末内阁六部对着圣旨阴奉阳违的事情比比皆是,想要打破这个局,全靠温和是不可能的。

    之前陈鸣的打算是建立在和和美美的基础上的,可现在朝鲜内讧都搞了一回了,和和美美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就还是从务实出发吧。

    “朕准备在朝鲜展开移民,可以利用北美、南明州和南洋的移民优沃条件,权利的吸引移民。”

    “另外朕要在朝鲜北部大肆的扩建矿场。朝鲜北部拥有很丰富的矿场资源,铁矿、铜矿、金银矿。”另外朝鲜还有着丰富的菱镁矿,其蕴藏量在全世界处于第一位,钨、钼、石墨、重晶石、萤石等7种战略矿产也居世界前列。虽然这些东西现在都没啥用。

    但朝鲜矿场的价值显而易见。

    上辈子一些相关于朝鲜的报道中,中国的矿业集团就大把大把的往朝鲜投资矿产业,比如惠山铜矿、茂山铁矿、龙登煤矿等等,那都是一签就是几十年的运营权。虽然这些矿场都不出名。说不定所处的位置还在大山之中,大规模开采比较困难,但也要尝试着去开采开采么。

    反正陈鸣是打定了主意,在政治方面彻底汉化朝鲜的同时,也大力的从朝鲜民间抽去人力资源,要么投入去遥远的移民,也等于给朝鲜人‘开枝散叶’了;要么就开发劳动力资源密集的矿产业,大大的减少被土地所束缚的劳动力的数量,就像之前的几年里中国的士绅地主们曾经面对的现象一样——佃户在减少,当农民有了更多的可选择项之后,地主士绅如果不主动减低田租,劳动力也是可以流向别的行业的,农村的土地不再属于农民是一种悲哀,农村的田地不再有农民去耕种那就是更大的悲哀。

    之前的时候,中国的士绅地主为了留住佃户,为了更大的赚取利益,一点点的从传统模式转向农场经济,这无疑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前进动力。而相同的一幕现在也应该在朝鲜出现。

    陈鸣就是要用最强硬的手段告诉朝鲜的前权力阶层,土地只是生产资料,劳动力才是生产力。没有了劳动力,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资料,而不是可供他们所需的财富。

    另外陈鸣还会在朝鲜施行严格的货币制度,如果能够从朝鲜收获一笔金银贵金属,那么对于陈汉中央政权的获益来说,那就不是仅仅那么多的金银贵金属了。

    朝鲜有较丰富的银矿。李氏朝鲜建国初期为避免明朝对朝鲜金银的苛求,甚至禁止开采。当倭乱来临时,为抵补军费曾从明朝延聘技术人员,来大力开发端川的银矿,明亡后朝鲜开展的对清贸易当中,其对白银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顺治年间朝鲜政府许可在地方商贾贵族在坡州、交河、谷山、公州等地开采银矿,政府按产量征税。那个时候朝鲜全境有68个银矿在开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