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熟透了的果子-第2/3页





    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八月,中秋节都要到了。

    第一师全取贵州的消息恰到好处的传来,汉中的教导师也发起对甘肃的攻势,因为四川对于汉中的攻势已经完全停歇了,大批的川军精锐被调去了贵州,或则是在川中镇压地方。

    川兵不仅完全退出了汉中地界,还被教导师顺着夺下了十多个州县。也是教导师一夏天里都在用心探察甘肃、陕西的军情,并没把主意打在四川,否则剑门可能都要被陈启拿下了。

    到这个时候,全天下都看清楚了满清的虚弱。

    陈汉从去年末到今年七八月里,大半年时间根本就没对外发起过大规模的进攻,可这半年时间里满清自己又趁机做了什么呢?

    除了强化辽东沿海的防御,大大的补益了一下东北关外,然后继续压榨朝鲜,可得来的钱粮除了养旗人养官养军队外,就是再度扩招新军,大肆的赶造枪炮,然而满清在西北、山东、中原和辽东、朝鲜的战局全都没有大的转变,好的转变。

    乾隆皇帝手中的八旗新军已经增长到快五万人了,除了满蒙八旗,还纳入了大量的汉军旗。但这支满清手里装备最精良,战斗意志最高的陆军部队,更多地被乾隆用在了辽东和京津的守御上,而不是外出征战上。被乾隆放到中原战场上历练的只有一小部分,还有一部分被他调去了山东。而局势震荡的西北,绿绿和当地的汉民武装都还没有反义,乾隆更期待看到他们彼此牵制,那样对满清就形不成大的威胁了。而不是强力镇压,竖立中央之威信。

    乾隆很明白满汉之间的大对决已经为期不远了。陈汉不会留太多的时间给大青果,一鼓作气掀翻北京,才是陈汉最好的选择。所以在这场大战来临之前,他尽可能的将手中的敢战精锐握在手中,而不是分散到西北去。但这种做法在朝臣士绅们看来,就太挫士气了。

    当时间进入到八月,南国的水患消除,今年南方可谓风调雨顺,粘杆处虽也忙忙碌碌,但只造成了一些皮毛损伤,反而是他们自身露了不少痕迹出来。

    满清的粘杆处最早时候利用‘人心’在陈汉统治区内兴风作浪,那是因为很多地方上的士绅地主还期望着‘朝廷’能够再打回来,所以粘杆处的发展极快速。但是现在满清不要说重新打回来,他们能保住北面的半壁江山就万事大吉了,地方上被粘杆处黏糊上的士绅地主不知道有多少人后悔不已,但悔之已晚。

    如果满清能够振作起来,跟复汉军大打出手几阵,还能给那些上了贼船下不来的士绅地主以信心,可是满清没有。不仅没有在战场上振作,今年的满清还准备在雨期洪水来临之际做一笔比去年更大的文章。地方上不少的士绅乡绅向陈汉政府举报了事情,不管他们是良心发现,还是觉得事关重大,自己借此机会举报自首了,就是立下大功了,就是可以赎罪了。

    反正从五月末到六月中,满清的粘杆处没能捣成几次鬼,反而暴漏了不少的人手,被陈汉顺藤摸瓜,抓出来好多人。

    当然,一股紧张的气氛也在黄淮大地上升腾。

    “谁知道明年还会不会发大水?长江可一点不比黄河太平。”

    大大的一张地图前,陈鸣站在他老爹的身边,手中的教鞭点着苏北和山东。天灾人祸,没有了人祸可不意味着也会没有天灾、“不趁着今年好时候往北边打一打,太过可惜了。”

    “只在苏北、山东,还有着西北开打?”陈惠记得百多年前郑成功北伐的时候,就是从福建沿海一路沿海北上,进去南京的,可以临到成功之时大意了,功败垂成。

    “这从长江到北京,倒也不比打福建到南京来的远。”陈惠在心里嘀咕着。

    陈鸣教鞭点在山东上,继而移到京津,“打北京当然是从海路走。陆路变数太大。”辽阔的华北平原全是骑兵纵横驰骋的好战场,从河南出发,打过黄河,再打北京,不仅要拿下洛阳,卡死西北方向的威胁,还要沿途防患太行八径。再有这前后拉开一两千里的补给线,简直是满清骑兵的‘大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